中國新疆錫伯族使用的一種拼音文字。1947年錫伯族語文工作者改變瞭滿文個別字母的形體,增刪瞭一些音節,成為錫伯文(見圖)。錫伯文書寫時以詞為單位,從上到下,行款從左到右。採取通用的標點符號,標明句讀、語氣和專名。錫伯文有6個母音字母、24個輔音字母和10個專用於拼寫外來語的字母。字母單用或出現在詞首、詞中、詞末以及詞中音節首、詞中音節末等不同位置時往往有不同的字形。

錫伯文

  錫伯文和滿文不同之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滿文表示輔音 f的字母與元音a、ə相拼時是一種形體,與元音i、o、u相拼時是另一種形體;錫伯文表示f的字母隻有一種形體,即滿文f與元音a、ə相拼時的形體。②滿文輔音字母ʣ出現在詞首時同出現在詞中音節首的形體不同;錫伯文的字母ʣ在上述兩種情況下,都用滿文ʣ出現在詞首的那種形體。③滿文出現在詞中音節末的輔音q用兩個字牙表示,左邊帶兩個點;錫伯文的輔音q的寫法不同,隻有一個字牙,左邊帶兩個點。④滿文位於詞中音節末的輔音q與k,在形體上有區別;錫伯文沒有區別,都使用 k。另外,滿文沒有音節wi、wo、wu,錫伯文增加瞭這三個音節。

  錫伯文對發展錫伯族文化事業起著重要作用。察佈查爾錫伯族小學從一年級到三年級設有錫伯文課。1953年新疆人民出版社成立瞭錫伯文編輯組,先後出版瞭各類錫伯文圖書200餘種。1946年在伊寧市創辦瞭錫伯文報紙《新生活報》(1950年遷至察佈查爾錫伯自治縣,1972年更名為《察佈查爾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