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譯《音同》。中國西夏文字書。切韻博士黨項人令犬長和囉瑞靈長等於西夏早期編纂。後屢經修訂,至少有5種版本,傳世的有兩種刻本,都是蝴蝶裝。1909年在中國黑水城遺址(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境內)出土,現藏蘇聯。中國流傳的是甲種本的石印本,內有序和跋。序言指出此書經西夏學士兀囉文信重新整理,跋尾又指明於西夏正德六年(1132),由義長重新校訂。全書56頁,共收大字6000多個,依聲母分為重唇、輕唇、舌頭、舌上、牙、齒頭、正齒、喉、來日等9類。每類中發音相同的的字合成一組,各組間以小圓圈相隔,沒有同音字的獨字列於各類之後。各大字下均有註字,一般為一個字,也間有二三個字。註釋方式有:以同義字、反義字組成詞或詞組,指明類屬、用途和詞性等。近年在額濟納旗又發現乙種本殘頁,編排和內容與甲種本稍有出入。《同音》是研究西夏語言、文字的重要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