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強生

  英國詩人、戲劇傢和學者。父親是牧師,在他出生前去世,母親再嫁給一位瓦匠。強生曾在威斯敏斯特學校就讀。約在1592年加入劇團,先是當演員,後來為劇團寫戲。1597年他和T.納什合寫瞭一本名為《狗島》的戲劇,因其中有對社會會的批評,二人一同被捕。

  《人人高興》是瓊森的第一部成功之作,1598年由宮廷大臣劇團首次演出。參加演出的有W.莎士比亞,名演員J.伯比奇和W.坎普。這出戲根據中世紀的一種生理學理論來創造人物,嘲笑瞭許多脾氣古怪的人物,如好猜疑的商人、好輕信的妻子、好說大話的軍人、過分擔心兒子的老者,等等。

  1599年瓊森寫瞭《人人掃興》,1600年寫瞭《辛西婭狂歡》,1601年創作瞭《冒牌詩人》。《人人掃興》是《人人高興》的姐妹篇,這部戲和《辛西婭狂歡》都是所謂“劇場之戰”的產物。這場爭吵的主角是J.馬斯頓和B.瓊森,雙方在戲中互相攻擊。爭論由T.德克寫的《鞭撻嘲諷者》一劇作為結束。劇中善意地開瞭瓊森的玩笑,同時對他的才能和學識加以贊揚。不久瓊森和馬斯頓以及G.查普曼合作,寫瞭《向東進》一劇。因為劇中嘲笑瞭蘇格蘭人,馬斯頓和查普曼被捕。瓊森主動自首,以表示患難與共,他也被短期拘留。

  詹姆士登基以後瓊森從1605年開始為宮廷寫面具劇,同時寫瞭兩本羅馬歷史悲劇《西亞努斯的覆滅》(1603)、《卡塔林的陰謀》(1611)及喜劇《富爾蓬涅或狐貍》(1606)、《埃皮科埃涅,或安靜的女人》(1609)、《煉金術士》(1610)。翌年他寫瞭《巴托羅繆集市》。1616年又創作瞭《魔鬼是驢》,同時將他的戲劇、詩和諷刺短詩編輯成集。1623年他遭遇火災,喪失瞭全部書稿。1625年完成《新聞批發棧》一劇之後癱瘓。他的最後兩部戲《有魅力的婦人》和《一隻桶的故事》分別創作於1632和1633年。

  瓊森是一位諷刺傢,他最成功的喜劇有三:《富爾蓬涅》、《煉金術士》和《巴托洛繆集市》。《富爾蓬涅》寫的是大騙子富爾蓬涅假裝病入膏肓,許多覬覦遺產的人都來送他珍貴禮物以博取歡心。但是富爾蓬涅發現強中自有強中手,他的仆人莫斯卡比他還厲害,財產幾乎落入他的手中。最後所有騙子和貪財的人都受到懲罰。《煉金術士》的主旨和《富爾蓬涅》差不多。主人不在傢,一名仆人串通一個騙子在主人傢中佯做煉金,從而騙取瞭各式各樣貪財的人們的財物。最後真相大白,騙子和貪財者均受懲罰。鬧劇性的喜劇《巴托洛繆集市》展示出瞭許多不同類型的中下層人物,如逛集市的人、清教徒、法官、擺攤的、賣唱的、暴徒、妓女、扒手等,雖然人物比較誇張而面貌單一,但作者成功地描繪瞭英國社會的一個側面。原來信奉天主教後來改信英國正教的B.瓊森,對清教徒沒有好感,在《煉金術士》和《巴紮羅繆集市》2劇中都著重地奚落瞭他們。

  B.瓊森給後人留下瞭詩歌《諷刺短詩》、《森林》和《灌木》,前兩部收入他自己編的作品集裡,後者發表於1641年。有些詩諷刺瞭瓊森不喜歡的人或與他爭吵過的人,有些詩則是鞭撻壞人壞事。此外還有《與威廉·朱蒙德的談話》(1618~1619)以及一本重要的散文集,名為《木材;或關於人與事物的發現》。

  B.瓊森是當時學識最淵博的戲劇傢之一,曾獲得牛津大學的榮譽碩士學位。他的文藝思想來自羅馬,是在英國提倡古典主義理論的重要人物。他鑒於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文藝過分放縱,缺乏節制,提倡以羅馬文學,特別是以羅馬戲劇為規范,因而他寫戲時遵守“三一律”。

  B.瓊森是英國古典主義的先驅者之一;也是所謂“癖性喜劇”和城市喜劇的創始人。他那富有活力但又很有節制,既優美又有力量的詩行影響瞭下一代詩人。他又是一位道德傢,賞善罰惡是他寫戲的一個宗旨。由於多方面的成就,他在17世紀初期享有相當高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