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小說傢。出身於富裕的資產階級傢庭。青年時代曾參加反抗奧地利侵略者的鬥爭。1864年畢業於都靈大學法學系。1870年返回故鄉維琴察,開始文學創作。他最初發表的作品,例如詩小說《米朗達》(1874)、詩集《瓦爾索達》(1876),具有浪漫主義詩歌的特點,顯露出神秘的色彩。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瑪倫佈拉》(1881)採用田園詩的筆法,描繪自然,揭露人物內心的感受和衝突。他的創作特點是把基督教信仰同進化論思想結合起來,主張作傢成為“脫俗的詩人”、“上帝的騎士””,以歌頌自然的玄妙和人的精神的愛為職責。他的代表作《小小的舊世界》(1895)描寫一個信仰基督教的貴族青年因爭取婚姻自由而與傢庭發生沖突,遭遇不幸,但容忍和順從愈合瞭他精神上的創傷。他的作品還有《小小的新世界》(1900),表現外省庸俗的小資產階級同狡黠的貴族的思想沖突;《聖者》(1905)描寫一個企圖革新教會失敗後孤獨地死去的“聖者”,小說的主人公實際是作者唯心主義觀念的化身。福加紮羅的作品同維爾加揭露社會矛盾的真實主義小說形成鮮明的對照,有一些頹廢色彩,迎合瞭資產階級在民族復興運動以後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