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聲學的方法研究分析語音的學科。它與言語聲學(speech acoustics)相通,但研究重點有所不同,前者偏於語言學範圍,後者偏於物理學範圍;由於它們除本學科的基礎外還需具備另一方的知識,所應用的理論和方法又互有聯繫,因之它們的界限有時不是十分清楚,隻是各有側重而已。

  人的語音以聲波形式由空氣作為媒介傳到對方,言語聲波的特性分析是現代語音學研究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言語聲波的研究,早期都由物理學傢進行。20世紀初分析語音音隻能用一種特制的浪紋計畫出波形,用傅裡葉分析尺對逐個周期的波進行測算,才得出表示聲波特性的頻譜和頻率。到瞭50年代,動態聲譜儀及其他聲學儀器的廣泛應用,使語音學邁進一個新階段。此後20多年中,這方面的研究達到全盛時期,形成一門邊緣學科──聲學語音學。

  語音的聲學基礎 ①聲波:任何聲音都有聲源。聲源由振動體產生。振動體分固體的振動體和空氣柱的振動體。最簡單的振動體如音叉,被敲擊後叉臂擺動,擾動周圍空氣,形成疏密相間類似水浪紋的波,稱為簡諧波,又稱正弦波。它有一定的振動周期(每秒鐘振動次數)。如果有兩個叉臂長短彼此不同的音叉,同時受到敲擊,就造成兩個不同周期的振動,所產生的簡諧波疊在一起而成為復合波。圖1表示兩個分別為100赫和500赫的簡諧波疊加成復合波。

圖1 簡諧波與復合波

聲帶波是許多有規律的簡諧波疊在一起的復合波,這些都屬於有周期性的樂音。另外一種是沒有規律的雜亂的波,它屬於無周期性的噪音(圖2)。

圖2 上 周期性樂音 下 無規噪音

顯示聲波的儀器主要為示波器(有陰極射線示波器或光點、機械等示波器)。波形的縱坐標表示振幅的大小,橫坐標表示時間的長度。②頻譜:復合波用傅裡葉分析法能分解出若幹正弦波,每一個簡單的正弦波稱為一個分量,各分量被畫成垂直線排列在橫坐標上,成為縱坐標,表示諧波的振幅,橫坐標表示頻率的二維頻譜。頻率最低的一條諧波譜線是基頻,以上的第二諧、第三諧、……都是基頻的2倍、3倍、……。不同語音(樂音)的頻譜中,各諧波的幅度搭配各有不同,其中有好幾條譜線集成若幹個峰值,稱為共振峰。這是表示元音音色的重要信息。(圖3)

圖3 復合波的二維頻譜

  言語的聲學特征 言語聲的聲源有清音濁音的不同。清音由肺部氣流通過敞開著的聲門後,遇到咽腔或口腔中某部分的阻礙,如果阻礙是狹縫狀,就產生湍流,以輔音的擦音為代表;如果是閉塞狀,在閉塞突然放開時,就產生一種脈沖,以塞音(又稱破裂音)為代表。這些都是無規噪音。阻礙位置的前後,作用面積的大小,以及氣流的長短、強弱等都決定瞭這些輔音的音色。濁音是由聲帶顫動發出的周期性脈沖,也就是嗓音(又稱樂音)。這類音構成語音中的元音或濁輔音。未曾受到調節的聲帶波形在二維頻譜上表現如三角形。聲腔具有它的自然頻率特性。聲帶波被聲腔的自然頻率制約後就改變成語音的復合波。聲腔由於舌位的運動,軟腭的升降而改變瞭自然頻率,於是造成不同的元音和其他響音。(圖4)

圖4 噪音波受聲腔調制作用示意圖

  語音的聲學分析 言語的聲學特征可以用各種聲學儀器來分析。語音中的許多現象,諸如輔音的發音方法、發音部位,元音的音色,復合元音的動程,字調和語調的高低以及輕重音的強度等,都能直接或間接地作出定性或定量的分析結果。這些儀器中以動態語圖儀尤為重要。(見彩圖)

由微型計算機和語圖儀組成的語言信號分析系統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普通話語音合成系統

中國語音學傢在國際語言學傢會議上作學術報告

  言語波模式 用示波器(較新型的語圖儀也具有示波裝置)作出的語音波形,所表現出來的語音模式可以分為:①無音段型,②爆發音段型,③無規噪音型,④準周期性樂音型,⑤無規性與周期性的混合型等。通過這些波形,大致可以辨認出是什麼元音或什麼輔音。但是發音器官的造形或動作稍有不同,波形就有變動,往往聽起來是同樣的音而波形卻不相似。因此用聲波波形分析語音還不是最理想的方法。(圖5)

圖5 不同元音的波形

  動態頻譜或語圖的模式 用語圖儀做出的語圖,以縱坐標代表頻率,橫坐標代表時間,而以圖中顏色的濃淡代表強弱,稱為三維頻譜。用在語音分析上的一般稱為語圖。語音在寬帶語圖上的表現,可分為幾種模式:①短脈沖直條(又稱沖直條),②無規則亂紋,③闊橫杠。在分析輔音的發音方法上,沖直條表示塞音或塞擦音的除阻段;亂紋表示清輔音的摩擦段或送氣段。橫杠表示一切濁音,包括元音和濁輔音的基頻和共振峰。這3種模式的單獨出現或組合就構成一切語音的模式,它代表瞭一切語音的音色。在頻率坐標上,共振峰橫杠的分佈位置代表某種元音或濁輔音,而沖直條和亂紋的分佈區域(中心頻率和下限頻率)可用來辨認輔音的發音部位。(圖6)

圖6 語音的語圖模式(三維頻譜)

  噪音起始時間與過渡音征 輔音與元音在一個音節中的交替,是由一個音位滑移到另一音位,有一個漸變的過程,這個過程或者連續不斷,或者略斷即連,視不同輔音而異。

  在一個音節中,清輔音中的塞音連上後面元音時,由於清塞音聲源是肺氣流,而元音是聲帶音,塞音除阻後,聲帶音雖立即跟上,但還有很短的一段無聲間隙,這一段的時長稱為嗓音起始時間(簡稱VOT),VOT的長短不同和閉塞輔音音色在聽辨上有決定性作用。此外,輔音與元音或元音與輔音結合,中間那段過渡因在聽感上是辨別輔音的征兆,稱為過渡音征,在語圖上表現為在元音共振峰橫杠前部或後部有彎曲形狀,一般以第二共振峰最具有過渡音征的特點。音征的長短和彎曲的走勢(或升、或降、或不彎而平)反映瞭這個輔音的發音部位。因此,嗓音起始時間與過渡音征都是聽辨輔音的重要參量。(圖7)

圖7 音節語圖模式

  現在把普通話的元音、輔音的聲學參量選出若幹有代表性的列表於下(表1、表2、表3各表中的數據選自《普通話單音節語圖冊》)。

表1 普通話10個元音共振峰數據表(赫茲)

表2 普通話濁輔音聲學數據表

表3 普通話清輔音學數據表

  聲學元音圖 語言學傢開始采用聲譜來分析語音之後,為便於比較和描寫,把這些聲學數據轉換成一種兩坐標的圖,它和通行的四邊形元音舌位圖很相似,稱為聲學元音圖。它以元音的第一共振峰頻率值F1為縱坐標,第二共振峰頻率值F2為橫坐標。坐標的分度有的用線性(等分),有的用對數或其他標準。這類圖隻是設法把不同元音及其變體在圖上區別開來,作出的圖大致和元音的舌位位置相當(圖8)。

圖8 普通話10個元音的聲位

用這種方法來研究復合元音,也可以根據復合元音的共振峰逐段量出數據來作圖。這就能更形象地表達復合元音的動程和起訖點。(圖9)

圖9 普通話3個復合元音的聲位

  韻律特征的聲學分析 語音的聲學特性除音色外,還有3種特性,如音強、音高、音長,總稱為語音的韻律特征,又稱超音段特征,它們都可以用語圖儀或音強計、音高計等儀器來分析。音強顯示語音的重音、輕音等強弱變化,音高表現語音的字調與語調,而音長則對語言節奏的快慢,字與句之間的長短關系等加以準確地計量。圖a介紹一句詩句用普通話、廣州話和上海話3種方言來說出所作的窄帶語圖。從圖中可以比較這3種方言中韻律特征的異同。這3種方言中,除瞭音色不同之外,聲調的調形、變調的規律以及輕重音的分佈都有區別。音高顯示器和數據處理系統(見彩圖) 可以直接把語音的聲調即時顯示在熒光屏上,比語圖儀的速度更快。韻律特征研究在提高人工言語合成的質量上起著決定性作用。目前的聲學研究已致力於韻律特征的全面分析。

圖10 漢語3種方言的韻律特征

音高顯示器和數據處理系統

  

參考書目

 吳宗濟主編:《漢語普通話單音節語圖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1986。

 拉迪福吉德著,吳伯澤譯:《聲學語音學綱要》,載《方言》1980,第1、3、4期。(P.Ladefoged,Elements of Acoustic Phonetic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4.)

 丹涅斯等著,曹劍芬、任宏謨譯:《言語鏈──說和聽的科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1983。(P.B.Denes,E N.Pinson,The Speech Chɑin,Anchor Press,New York,1973.)

 C.G.M.Fant,Acoustic Theory of Speech Production,Mouton and Co,S-Gravenhage,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