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奏弦鳴樂器。廣泛用於中國民族樂隊的彈撥樂器。它的歷史悠久,積累瞭高超的演奏技藝及豐富曲目,成為既能獨奏,又能伴奏和合奏的重要樂器。琵琶二字,在中國古代是摹擬演奏手法的形聲字,右手向前彈出曰“琵”,向後彈進曰“琶”,是彈奏時的兩個基本手法。凡是用這兩個手法抱在懷中彈奏的樂器,在早期都稱為琵琶。

  形制與源流 從琵琶音箱形制和來源考察,可以分作兩種類型,一類是圓形音箱,另一類是是半梨形音箱。

  圓形音箱的琵琶,相傳在秦末築長城時(約公元前217),人們將鞀鼓(即手搖鼓、撥郎鼓)安上弦,改造成為撥弦樂器,稱“弦鞀”;後世亦稱秦琵琶。之後,約在公元前105年前後,中國工人參考瞭琴、箏、築、箜篌等樂器的形制及構造,創造瞭另一種圓形音箱,有長柄,上架4根弦,有12個柱(即品),用手撥彈的樂器,稱為琵琶。相傳漢代解憂公主曾將它帶到西域,故又名漢琵琶。晉代阮咸,以擅長彈奏此器著名,後人稱之為阮咸琵琶,簡稱為阮。如秦琴、月琴、三弦、雙清等都屬於這一系統。

琵琶

  半梨形音箱的琵琶,曲頸,頸上有4個相(柱);4條弦,用撥子彈奏。約在350年前後由印度傳入中國的北方,551年前又傳到南方。隋唐時代更為廣泛流行,成為歌舞音樂的重要樂器。因其頭部向後彎曲,以區別於當時直柄圓形的漢琵琶,故名曲頸琵琶;因其經過龜茲傳來,又稱龜茲琵琶。其他如五弦琵琶、六弦琵琶、忽雷(二弦琵琶)、火不思等都屬於這一系統。到宋代以後,曲頸琵琶逕稱琵琶,而直柄圓形的琵琶,則稱阮咸。

  在隋唐時代,琵琶主要用於歌舞的伴奏,節奏鮮明,用撥子彈奏。到瞭宋元時代,因說唱、戲曲的興起,原來4個相位,僅能奏1個八度加純四度,音域狹窄,不能適應聲樂伴奏及器樂獨奏的要求。經歷代人民在實踐中加以改進,吸收瞭漢琵琶的優點增設品位擴大音域。在明代,琵琶已發展為4相9品;清代19世紀初的琵琶為4相10品;20世紀初又增為12品,音域擴大為3個八度。演奏形式由橫彈改為豎彈;棄掉撥子,用手指彈奏,大大提高瞭琵琶的表現力。30年代初,又增為6相18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琵琶又有更大的發展,品位已增至6相25品,具備12個半音,可以轉12個調。

  琵琶曲的結構與風格 琵琶獨奏,雖在唐、宋時代早已流行,但歷代的演奏傢很少為人註意,即使在古代詩文中偶爾提及,也略而不詳。唐代琵琶名傢有裴神符、段善本、康昆侖、裴興奴、曹剛等,明代有張雄、鐘秀之、李近樓、湯應曾等。所奏曲調:張雄以擅彈《拿鵝》(《海青拿天鵝》)著名;李近樓號稱“琵琶絕”,能彈《將軍下校場》及《大獵秋聲》等曲;湯應曾能彈《胡笳十八拍》、《塞上》、《洞庭秋思》等曲,尤其擅長《楚漢》一曲。《楚漢》一曲,根據《湯琵琶傳》中所述,頗與現代流行的《十面埋伏》相似。

  琵琶曲有大曲、小曲之分。大曲亦稱大套,它的結構形式可分3種。第1種是多段形成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描寫單一的內容,如《十面埋伏》、《月兒高》等。第2 種是由幾個小曲聯成一套,所聯的小曲可多可少。如《陽春古曲》是由《大十樣景》、《小十樣景》等10個小曲加一段《尾聲》組成;《塞上曲》是由《思春》、《昭君怨》等5個小曲組成。第3種為《龍船》的曲式,長期流行在民間,為歷來琵琶譜所不載。其法先在琵琶上奏一段摹擬鑼鼓節奏的音調,然後接奏一曲琵琶化瞭的民歌;再奏一段鑼鼓,再接另一曲民歌。如此交替進行,長短不拘,視演奏者加工民間歌的多少、時間的長短而定。過去彈詞藝人中善彈琵琶者,往往在書場中以此為開場,吸引聽眾。《阿炳曲集》中琵琶獨奏曲《龍船》,即是一例。小曲亦稱小套,通常每曲為68板,但亦有例外。如華秋蘋譜中的《平沙落雁》一曲,有128板之多;李芳園譜中的大曲《平沙落雁》即以此曲為基礎,加以發展而成。

  琵琶曲中,大曲有文武之分。文套宜於表現文靜細膩、柔和美妙的情趣,如《夕陽簫鼓》、《漢宮秋月》等曲;武套適於表現威武雄健、豪放爽朗的氣概,如《十面埋伏》、《海青拿天鵝》等曲。華氏《琵琶譜》中的小曲亦有文板、武板之稱,文板大都是指慢板,曲調比較文靜而秀麗;武板是指快板,曲調流暢而活潑。李芳圓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的凡例中,論述如何表演文曲、武曲兩種不同方法時說,“文曲宜靜、宜有餘音;武曲宜威、宜雄壯,按板傳聲,寬緊相間,緩急得宜”。所謂“宜靜、宜有餘音”,實質上是指彈文曲應註重左手指的“推”、“拉”、“吟”、“揉”的技巧與表情。所謂“宜威、宜雄壯”,是指如何運用右手指力、腕力的力度與速度問題。當然,表情的強弱、快慢,關鍵在於演奏者如何理解曲情,善於運用技巧,處理好樂曲的不同意境。

  曲目與傳譜 琵琶藝術在長期流傳中有很大發展。但是古代許多優秀作品,因藝人社會地位低下,無力整理出版,樂譜往往散失湮滅。遲至19世紀初,因有文人參加收集編輯,始有第1部《琵琶譜》出版。這部《琵琶譜》的編者是華文彬(1784~1859),字秋蘋,無錫人,在1818年刊印成書。他收集瞭北南兩派的樂譜,北派為直隸(今河北省)王君錫所傳,共計大曲6曲,小曲62曲。華秋蘋在《琵琶譜》凡例中說:“譜中指法、工尺、板,悉遵舊譜,毫無更改。”在指法說明之後,註雲:“右指法向來隻有手傳,並無刻本,自餘得此真傳,特輯之,以為指法之秘箋,公之同好雲。”可見譜中曲調,是華秋蘋收集民間抄藏舊譜的忠實記錄。但彈奏指法,則是華秋蘋參考瞭琴譜而修訂的。琵琶譜之有指法符號,蓋自此始。這為後來者按譜尋聲,創造瞭條件。19世紀末,才有第2部琵琶譜《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琵新譜》(1895年序)出版。編者李祖棻,號芳園,自稱“琵琶癖”,浙江平湖人。其曲目有《陽春古曲》、《滿將軍令》(即《將軍令》)、《鬱輪祀》(即《霸王卸甲》)、《淮陰平楚》(即《十面埋伏》)、《海青拿鶴》、《漢將軍令》、《平沙落雁》、《潯陽琵琶》、《霓裳曲》(《月兒高》)、《陳隋古音》(即尺調《漢宮秋月》)、《普庵咒》、《塞上曲》、《青蓮樂府》等13曲。華譜與李譜相比,有6套曲目相同,7套為李譜所特有。7套中,《陽春古曲》、《塞上曲》、《青蓮樂府》3套,是由數個小曼連接而成。1949年後,新編曲目有《狼牙山五壯士》、《草原英雄小姐妹》、《瑤族舞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