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奏體鳴樂器。廣泛用於中國歌舞、戲曲音樂伴奏及民間器樂合奏中的打擊樂器。亦稱碰鐘、雙磬、鈴鈸等,古代稱星。用響銅或黃銅制做。其形如一對杯狀小鐘,直徑約5.5釐米,高約4.5釐米,鈴底有孔系繩穿連,兩隻互擊發音,亦有單鈴置於棍端,用金屬簽擊奏,其音色清脆悅耳。響銅制的鈴延音悠長,黃銅制的鈴延音較短。鈴,最早約於南北朝(420~589)時已流行,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六朝擊星俑”,敦煌北魏壁畫也繪有此樂器,後傳至內地,為民間管弦樂隊中增加音響色彩的伴奏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