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分佈在中國雲南省麗江、中甸、永勝、甯蒗、蘭坪、維西和四川省鹽源、鹽邊、木裏等縣。使用人口約24萬多。納西語分西部和東部兩個方言。西部方言的大部分地區,輔音都有p、ph,b、mb,ʦ、ʦh,ʣ、nʣ等4類,擦音多分清濁,鼻音一般有 m、n、ŋ、ȵ。單母音有i、y、e、a、ɑ、o、u、ω、Λ、Λɹ。輔音可多達44個,母音可多達12個。語法方面一般使用“主語—賓語—謂語動詞”的次序。如果使用表示主語、賓語的助詞,可以有7種不同的句式式。例如“老虎咬吃牛”可以有7種說法(lɑ33“虎”,γω33“牛”,ʦhɑ55nʣω33“咬吃”):

  ① lɑ33γω33ʦhɑ55nʣω33

   (不用助詞,主語在前,賓語在後)

  ② lɑ3333γω33ʦhɑ55nʣω33

   (nω33表示前邊是主語)

  ③ γω33 lɑ3333ʦhɑ55nʣω33

   (lɑ33加上nω33可放在賓語後)

  ④ lɑ33γω3355ʦhɑ55nʣω33

   (tɔ55是表示賓語的助詞)

  ⑤ γω33 tɔ5533ʦhɑ55nʣω33

   (γω55帶著賓語助詞“tɔ55”可移前)

  ⑥ lɑ3333γω3355ʦhɑ55nʣω33

   (nω33和tɔ55兩個助詞並用)

  ⑦ γω33 tɔ553333ʦhɑ55nʣω33

   (主賓助詞並用,次序更可移動)

  形容詞用作修飾語,一般在被修飾詞後面,如果在修飾的形容詞後面加修飾助詞 ɡΛ33,形容詞就得移到名詞的前面。如 bɑ3331(花),xy31(紅)dω33(一)bɑ31(朵)(一朵紅花),xy31ɡΛ3333313331(紅花一朵)。動詞的前面加動態助詞,表示動作的情貌,如加 le33表示動作的流動性,主要在平面或傾斜面上活動,加ɡΛ31表示由下向上的動態,加the31e31表示動作開始實現,加 e55表示疑問。動詞後邊加me33引起下文,在動詞和名詞中間加me33表示前者修飾後者,ne31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的持續,iΛ33用在動詞後面,表示說話人親自看見這種動作。se31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的實現和完成。這種助詞,還有許多。

  納西族原有圖畫文字、象形文字和音節文字。1957年創制瞭拉丁字母的新文字,現在已根據修訂方案試驗推行。

用哥巴文書寫的納西族神話《創世紀》片段

  

參考書目

 和即仁、薑竹儀:《納西語簡志》,民族出版社,北京,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