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稱毛難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主要分佈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縣。使用人口約3萬(1982)。毛南語內部比較一致,沒有方言土語的差別。聲母中的濁塞音b、d,鼻音m、n、ȵ、ŋ和濁擦音w、j各有兩套,其中有一套是帶前喉塞音ʔ的。除單純聲母外,還有相當多的齶化、唇化聲母,如環江下面的毛南語有66個聲母,其中有16個齶化聲母,13個唇化聲母;有86個韻母;有11個母音:i、e、ε、a、o、ɔ、u、ə、y、ɿ、ω;有9個韻尾:-i、-u、-ω、-m、、-n、-ŋ、-p、-t、-k。單元音韻母都是長元音,帶韻尾時a、i、ɔ、u、ə有長短的對立;元音和韻尾結合成80多個韻母。有6個舒聲調和兩個促聲調,促聲調又因元音長短不同各分化為兩個不同的調值。沒有詞形變化。詞序和虛詞是表達語法意義的主要手段。名詞的修飾語一般在中心詞之後,隻有數量詞組修飾語(“一”除外)在中心詞之前。主語在謂語之前,賓語和補語在謂語之後。毛南語和侗水語支的水語比較接近。毛南語中有較多的漢語和壯語借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