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學良

  中國語言學傢。1913年6月22日生於山東省榮城縣,逝於1999年。早年就讀於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和文科研究所。1949年以後,先後任北京大學東方語文系副教授、中央民族學院少數民族語文系教授和主任,該院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副所長。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馬學良長期從事漢語及少數民族語言教學和研究,對中國彝族語言文字的調查研究做瞭不少開創工作。1947年在《彝文作祭獻藥供牲經譯註》一書中最早指出彝語有松緊元音的對立。所著《撒尼彝語研究》(195一書是中國第一部比較全面系統地描寫彝語的專著。在與羅季光合寫的《我國漢藏語系語言元音的長短》及《‘切韻’純四等韻的主要元音》(1962)著作中提出瞭漢語元音在歷史上也分長短和參證漢藏語系語言構擬古漢語的論點。他主編瞭反映中國民族語言特點的《語言學概論》,著有《彝語‘20’和‘70’的音變》(1980)。關於少數民族社會歷史、民間文學和宗教方面的著述有《倮文作齋經譯註》(1949)、《彝文經典和彝族的原始宗教》(1980)、《雲南彝族禮俗研究文集》(1983)。此外,他還主編《增訂爨文叢刻》、《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選》(198,並與今旦合譯《苗族史詩》(198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