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語法著作。金兆梓著。1922年上海中華書局初版,1955年修訂再版,1983年商務印書館新1版。金兆梓(1889~1975),字子敦,號芚盦,浙江金華人。文史學傢。早年從事教育工作。這本書是他在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授課時的講稿,經過整理而成的。清末民初,語言學者研究漢語語法,大多以馬建忠(1845~1900)所著《馬氏文通》(1898)一書為規範。這本書從語言實際出發,按照邏輯的要求,根據語句的結構方式,探討其條例與法則。全書共分3章。第1章“導言”,說明明探討一國之語法,應根據該國語文在長期使用中的習慣及歷史發展來研究。第2章“文法之研究法”,扼要地介紹瞭歷史研究法、比較研究法和普通研究法,上述3種方法在研究中應同時並用。第3章“名學的現象與文法的現象”,認為語言文字是表達思想的工具。思想構成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論程序是名學的現象,如何按照表達的需要,用字、字群和句通過組織配合,把思想如實地表達出來,這就是文法的現象。這一章是全書的重點。這本書在語法研究方面立足於革新,在當時產生過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