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人的民族語言。屬烏拉爾語系芬蘭-烏戈爾語族芬蘭語支。使用人口約100萬。除分佈於蘇聯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外,在列寧格勒、普斯科夫、鄂木斯克等州以及拉脫維亞等地也有使用者。有3種主要方言:東北近海方言、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北方方言即塔林方言,是愛沙尼亞標準語言的基礎。19世紀後半葉,統一的民族語言開始形成。

  愛沙尼亞語有9個母音和16個輔音,其中4個輔音隻用於外來語。母音和輔音各有三階音長(短、長、特長),,有輔音交替現象,但並不要求元音和諧。主要重音落在詞的第一個音節上。愛沙尼亞語是有詞尾變化的粘著型語言。語法方面有數和格的變化,沒有性的區別。動詞有變位和不變位形式。詞與詞之間的句法關系主要由一些詞的語法形態和虛詞表示。前置詞數量少,後置詞則廣泛使用。句中詞序比較自由。詞匯中有古芬蘭 -烏戈爾語詞和古波羅的 -芬蘭語詞,也有古德語和古斯拉夫語詞。近代則有許多來自德語、俄語和拉脫維亞語的借詞。愛沙尼亞語文字使用拉丁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