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蓋德爾語或蓋爾語。愛爾蘭的官方語言之一(另一種是英語)。屬印歐語系凱爾特語族海島凱爾特語北支。愛爾蘭17世紀併入英國後,英語逐漸佔優勢地位。1893年蓋爾聯盟成立,致力提倡蓋爾語言和文化。1922年愛爾蘭獨立,愛爾蘭語重又用於學校教育。在全國數百萬人口中,蓋爾語使用者仍是少數(約50萬人),但各種蓋爾語出版物不斷增多。這種語言起著復興民族意識的作用。

  現代愛爾蘭語有15個母音:i:、i、e:、e、a:、a、o:、o、、u:、u、ə、ai、au、iə、uə。5個基本元音i、e、a、o、u各有長短;前兩對為細音,後三對為洪音;ə用於非重讀音節。輔音有p、t、k、b、d、g、m、n、愃、R、f、s、x、γ、w、h。有兩重音值,即“軟腭音質”和“硬腭音質”。硬腭音質為 ф、θ、x、β、ð、γ、μ、ɲ、l、r、f、∫、ç、j、v,隻有h沒有異讀,硬腭音質起辨義作用。例如éan〔 e:n 〕(鳥,單數)—éin〔e:ɲ〕(鳥,復數)。愛爾蘭語和不列顛群島其他凱爾特語言一樣,有系統的“頭音交替”音變。

  愛爾蘭語的詞形變化是現存各凱爾特語言中最復雜的:動詞有人稱、數、時、式、態(主動、自動)的變化,名詞、形容詞和定冠詞也有性、數、格的變化。名詞有4個格。人稱代詞除單用外,還有與動詞或介詞融合的特殊形式。句子的語序是動詞位於主語之前。謂語常用復合形式,例如 táim tar éis ligean“我在允許之後”(我已經允許)。

  愛爾蘭語最古的文獻,見於4~8世紀,是用歐甘字母刻寫的銘文。5世紀以後,出現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兩種文字。較早的一種有特殊的字體,例如 d是橫向的圷;另一種和普通拉丁字母一樣。兩種文字同時使用。愛爾蘭語歷史悠久,有豐富的文獻,對研究凱爾特諸語言具有特殊的價值。

拉丁字母(上)和歐甘字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