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東的通用語言和波斯帝國的官方語言,近代通常指敘利亞的一種方言。屬阿非羅-亞細亞語系閃語族西支。

  阿拉米語在中近東文化史上有著重要意義。西元前6 世紀以前的2000年中,古代語言阿卡德語的兩種方言──亞述語和巴比倫語──在近東廣為通行,但到西元前6世紀,阿拉米語逐漸取代瞭它們,成為近東的共同語言,其後又成為波斯帝國的官方語言。基督教《聖經》的《舊約全書》中有一部分是用阿拉米語寫的,歷史傳說認為,耶穌也使用阿拉米語的一一種方言。

  阿拉米語的方言很多,但主要可分為東、西兩支。在敘利亞大馬士革北部的一些很小的社團裡,現在還有少數人仍在使用東部方言;而在黎巴嫩的一些偏僻村落中,也有少數人仍在使用西部方言。

用阿拉米語寫的一個故事的一部分(公元前5世紀)

  跟閃語族其他語言相比,阿拉米語保留瞭更多的古代成分。如語音方面,元音a常見,輔音出現頻率高。語法方面,被動語態常用分詞或祈使句表達,代詞加分詞常構成一種時態。構詞方面,一般由3個輔音字母構成框架,中間加進元音,視情況再添加前後綴。詞匯中借自阿卡德語和波斯語的詞很多。

  阿拉米語文字是一種十分古老的文字,它是亞洲許多文字的基礎,其發展可分為兩個主要時期:①早期。公元前9~前7世紀;②“黃金時期”,即阿拉米語成為近東的通用語時期,當時阿拉米語文字是波斯王國的官方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