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尚能

  中國男中音歌唱傢、聲樂教育傢、作曲傢。浙江省寧波人。1902年2月25日生於南京,1973年11月22日卒於北京。1923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學校。同年赴美國留學,先在密歇根大學工學院攻讀機械工程;後轉入該校音樂學院學習聲樂樂。1929年畢業,1930年回國,任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教授。抗日戰爭爆發後,一度主持教育部音樂教育委員會實驗巡回合唱團,並歷任國立音樂院、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國立社會教育學院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任華東師范大學、北京藝術師范學院、中國音樂學院教授。

  應尚能是中國最早研究與介紹歐洲傳統聲樂藝術的歌唱傢之一。30年代初,即開始在上海舉行個人獨唱音樂會,其演唱曲目以中外藝術歌曲為主,尤以演唱F.舒伯特的藝術歌曲見長。他的演唱風格嚴謹樸實,聲音豐滿柔韌,富於抒情性。其演唱經驗,在他寫作的《我的聲樂經驗》、《以字行腔》(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等論著中有所闡述。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為培育中國聲樂專門人才作出瞭貢獻。

  應尚能還創作瞭歌曲、合唱曲和練聲曲等共150多首。其中較重要的有:歌曲《吊吳淞》、《國殤》、《無衣》、《帶鐐行》、《夜歌》和合唱曲《請告訴我》等。已出版的有《創作歌集》(商務印書館,1935)、《燕語》(商務印書館,1935)、《國殤》(上海音樂出版社,1945)、《兒童歌曲集》(上海音樂出版社)和《荊軻插曲》(詠葵樂譜刊行社,1940)等歌集。還曾與黃自、張玉珍、韋瀚章等人合編《復興初級中學音樂教科書》(6冊),並著有音樂基礎理論教材《樂學綱要》(商務印書館,193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