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曲傢。1914年3月7日生於北海道東端的漁港釧路。少年時代接觸到民間音樂,15歲開始自學作曲。19歲時創作瞭1首《鋼琴組曲》(原名《日本組曲》),曾在威尼斯國際現代音樂節上獲獎。1935年畢業於北海道大學林學系。同年他創作瞭《日本狂想曲》,獲得A.N.切列普寧1等獎後,次年由S.庫謝維茨基指揮在波士頓演出,引起瞭很大反響。1946~1953年伊福部昭在東京音樂學校作曲系任教,1976年就任東京音樂大學校長,在培育音樂人才上作出瞭一定貢獻。1984年111月,由他的學生芥川也寸志、黛敏郎、三木稔、松村禎三、石井真木等著名作曲傢主辦瞭慶賀伊福部昭古稀之年交響樂演奏會。伊福部昭是日本當代著名作曲傢之一,他的音樂動力性強,作曲技巧高超,具有濃烈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氣息。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樂曲《風俗性的三折畫》(1937)、《交響敘事詩》(1943)、《塔普卡勒交響曲》(1954)、《節奏的不斷反復》(鋼琴與樂隊,1961)和《第二小提琴協奏曲》(1979)等。此外,在電影音樂和舞劇音樂創作上也頗有成就。1979年被授予紫綬褒獎章。文字著作有《管弦樂法》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