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族民間舞蹈。流行於陝西橫山、安塞、米脂、榆林一帶,亦稱打腰鼓。腰鼓呈長筒粗腰形(見鼓),用寬佈帶穿於鼓環中,斜掛在表演者左側腰間。表演者雙手各執一鼓槌邊擊鼓邊舞蹈,以強烈多變的鼓點與矯健的舞姿緊密配合,抒發感情。有單人、雙人、4人和集體表演各種形式。常在節慶期間和秧歌、高蹺、跑旱船、獅子舞等一起在廣場上演出。

  腰鼓舞歷史悠久,是由花鼓演變而來。腰鼓舞流派很多,就其表演風格來看,可分文、武兩類。文腰鼓的鼓點變化豐富,,動作比較活潑,技巧性高,表演細膩,多以單人即興表演為主。武腰鼓的鼓點急促強烈,動作英武粗獷,多以集體表演為主。從表演形式上看,基本上可分為路鼓和場地鼓。路鼓是舞隊在行進中表演各種鼓點和動作,如“走路步”、“十字步”、“三步一停”、“四步三望”、“左右側蹬腿”等。場地鼓是停留在廣場上表演各種鼓點和動作,如“馬步大纏腰”、“單腿蓋耳”、“連身轉”、“老虎洗臉”、“雷神鼓”、“蝴蝶飛”、“緊三錘”等。集體表演的腰鼓舞隊形富於變化,有“卷白菜”、“九連環”、“十枝梅”、“丹鳳展翅”等。延安魯迅藝術學院1943年改編的《勝利腰鼓》,在1949年第2屆世界青年學生和平與友誼聯歡節上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