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音樂學傢。1841年12月7日生於韋肖爾德,1894年4月13日卒於柏林。在格丁根求學。後在雷瓦爾、松德斯豪森及萊比錫各地的學院教授音樂史。1874年在萊比錫參加建立巴赫學會的工作。1875年任柏林大學音樂史教授,並被聘為藝術學院的終身秘書,兼在高等音樂學校教音樂史。1882年任該校副校長。1891年獲“樞密顧問官”稱號。他的著作甚多,最知名的為《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873~1880),這是第1部比較忠實詳盡地記述J.S.巴赫生平及作品的著作,,為後人研究巴赫提供瞭良好條件。此外還有《音樂史論文集》(1894)、以及《德國浪漫派的歌劇史》等著作。他還積極參加瞭英國G.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傢辭典》的編輯及條目釋文撰寫工作,並創辦瞭《音樂學季刊》,為各種音樂刊物撰稿,編輯瞭H.許茨、D.佈克斯特胡德等的作品集。施皮塔的音樂史觀是傳統的,認為歷史接近於個別藝術傢史的總和,但他強調瞭藝術傢的歷史背景,他的美學觀點受新康德主義的影響。在音樂學研究方面,他提出瞭一種歷史批判主義的體系,培養瞭許多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