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薩滿跳神。是薩滿教巫師在祈神、祭祀、驅邪、治病等活動中表演的舞蹈。“薩滿”一詞源於滿-通古斯語,意為“因興奮的狂舞者”,後演變為對具有巫術技藝的薩滿教巫師的通稱。薩滿舞是表現薩滿教信奉萬物有靈與圖騰崇拜的舞蹈,是薩滿教儀式中保存和流傳下來的民族藝術之一,中國古代北方民族中盛行這種巫術舞蹈。到20世紀中葉,蒙古、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滿、錫伯、赫哲、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民族,仍有流傳。

  薩滿舞源於原始社會的漁獵獵生活,從現在薩滿的服飾、道具和舞蹈動作中,都可以看到原始氏族生活與圖騰崇拜的痕跡。例如:鄂溫克族薩滿舞的服飾,要綴以獸骨、獸牙;所用的抓鼓既是法器又是伴奏樂器,其鼓面與鼓槌都要包以獸皮;表演中有模擬熊與鷹的舞蹈動作。鄂倫春族薩滿,頭戴鹿角神帽,表演中有鹿與熊的舞蹈形象。達斡爾族薩滿在舞蹈中模擬鷹的形態。赫哲族薩滿的抓鼓要蒙以鹿皮,每年春、秋兩季的鹿神節時,薩滿要跳鹿神舞。

  薩滿舞是在禱詞、咒語、歌唱和鼓聲中進行的,其表演充滿神秘的色彩。由於各民族環境條件與生活習俗的不同,決定瞭各民族薩滿舞的表演形式有所不同。例如:錫伯族的抓鼓,制作上已比較精致,而且鼓點與舞蹈動作都比較豐富;蒙古、滿族的薩滿舞,則已帶有近代生活的色彩。

  蒙古族稱男巫為“勃”,稱女巫為“依德根”。男巫跳神時,頭戴飾有鷹式戟的神帽,內著紅襯裙,外罩有24條飄帶的彩裙,腰部後面圍墜著9面大小不同的銅鏡。左手持單鼓,柄端綴有小鐵環,右手持榆木鼓槌。舞動時飾物叮1作響,彩裙隨舞蹈飄動。勃請神、驅邪的儀式分為4個部分:①勃在徒弟或助手的擊鼓伴奏下,唱祈禱詞,擊鼓行禮,走碎步進退。②唱召神詞,勃與徒弟用碎步交叉走圓場,不時變換路線,舞步輕盈。③唱詞結束,勃進入神靈附體的境界,這時,鼓聲激烈,勃雙腳高跳,重踏,上身微右傾,鼓面微右偏,先右後左向兩側做平步連續旋轉,每側轉百餘圈。④耍單、雙鼓,有的勃或依德根還表演踩火炭、舔烙鐵等絕技。

  滿族薩滿有傢薩滿與職業薩滿之分,前者主持本族的祭祖、祭神,後者為人驅邪、治病。滿族薩滿跳神時有專門的裝束,腰間系多個長形腰鈴,持哈馬刀、銅鈴神鼓等神具表演。傢薩滿祭祖時,族人擊單鼓、紮板、大鼓等為之伴奏,薩滿持不同神具邊歌邊舞,或在和諧的腰鈴、鼓聲中跳躍、旋轉。請神儀式分為4部分:①排神位:給神排座次,表演以說詞為主。②請神:祈神降臨,以驅邪、消災、治病。表演時以唱腔和鼓點為主,並走簡單的路線圖案。③放神:神附體後,薩滿即模擬各種神的形態。傢神附體時,註重以不同舞步表演不同的人物神態;表現野神時,則模擬鳥、熊、虎等動物形態。④送神:無舞蹈。

  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民族,於11世紀逐漸伊斯蘭化以後,宗教信仰雖已改變,但生活中仍保持著一些薩滿教的習俗、儀禮,在偏村僻壤仍有巫師治病的活動。這些民族稱巫師為“喀木”或“巴赫西”,巫師已無專門服飾,隻有飾有若幹小鐵環的短劍、鞭子、手鼓等神具。維吾爾族稱巴赫西的治病活動為“帕爾奧雲”,舉行帕爾奧雲時,有比較大的儀式,並且有歌手和樂隊伴奏。儀式開始時,巴赫西先作祈禱,然後,自己在鼓樂聲中圍著繩子跳舞,又率幾個青年跳舞,最後病人跳舞,巴赫西不斷地催促病人圍繩舞動。舞蹈雖都帶有神奇、肅穆色彩,但具有不少優美舞姿。治病儀式一般要進行兩、三天,也有儀式簡單,隻由3名巴赫西擊鼓跳舞的治病形式。柯爾克孜、哈薩克族的巴赫西不用手鼓,而用庫姆孜琴,唱念時揮動短劍及鞭子作驅邪動作。

  薩滿舞有宣傳迷信、裝神弄鬼的落後面,但又同人們的生活緊密結合。它對民間舞的形式與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例如:內蒙古草原上盛行的安代舞,就源於跳神治病時的“唱白鷹”;蒙古喇嘛教寺廟舞蹈查瑪,也吸收瞭薩滿的舞蹈形式;維吾爾族民間舞蹈夏地亞納的伴奏中就吸收、借鑒瞭許多巴赫西的鼓點與打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許多專業舞蹈工作者對薩滿舞中的一些技巧與動作進行加工整理,運用到表現新生活的創作節目中。如:蒙古族的《安代舞》、滿族的《單鼓舞》、《腰鈴舞》、錫伯族的《抓鼓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