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卡爾沃維奇

  波蘭作曲傢。1876年12月11日生於維什涅韋,1909年2月8日卒於塔特拉山區。早年在華沙音樂學院學小提琴和作曲,後留學德國。他與20世紀初葉波蘭著名創作團體“波蘭青年”有密切的聯繫,對波蘭現代音樂的發展頗有貢貢獻。但他的創作在他生前未能受到應有的重視。

  卡爾沃維奇在音樂創作上的主要成就是在交響音樂領域。他的早期作品受J.勃拉姆斯、П.И.柴科夫斯基、R.施特勞斯等人的影響較深。如他的A大調《小提琴協奏曲》(1906),明顯地受到勃拉姆斯和柴科夫斯基的影響;而他的c小調交響曲《復興》(1907),則有施特勞斯的某些痕跡。卡爾沃維奇最成熟的作品是他的幾部交響詩,如《洶湧的海浪》(1907)、《永恒之歌》(1908)、《立陶宛狂想曲》(1909)以及《斯坦尼斯拉夫與安娜·奧希維齊莫娃》(1912)和《憂鬱的故事》(1912)等。這些作品是20世紀初波蘭交響音樂創作的重要文獻,受到世界樂壇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