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歌舞體裁的一種。主要流行於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省漢、侗、苗、佈依、土傢等民族中。各地有不同的稱謂,貴州稱地燈、紅燈、小唱燈等;湖南稱蒼燈、耍燈或玩燈等。根據其演唱的時間和內容,又有賀燈、元宵燈和願燈之別。

  花燈的流傳 湖南的《鳳凰府志》記載:“元宵扮各樣花燈為龍、馬、禽、獸、魚、蝦各狀。十歲以上童子扮演採茶、秧歌諸故事,至十五夜,笙歌鼎沸,燈燭輝煌,謂之鬧元宵。。”在長期的發展中,花燈形成兩種主要類型:一種偏重舞蹈,由男女青年邊歌邊舞或對唱對舞;另一種則向民間小戲發展,偏重表現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形成歌、舞、戲相結合的花燈戲。

  花燈音樂是在吸收各地的山歌、小調的基礎上,根據歌舞的需要加以改編、發展而形成的。在流傳花燈的少數民族地區,還吸收瞭兄弟民族的民間音樂。現存的花燈曲調中,有一部分是明清以來的小曲,如《掛枝兒》、《打棗竿》、《疊斷橋》、《虞美人》、《銀紐絲》等。

  各地的花燈音樂有不同的曲調,並使用不同的方言演唱,因而形成不同的地方風格。

  雲南花燈 大體上分為歌舞和戲劇兩類,這兩類形式的花燈曲調相互通用。常用的曲調有《倒扳槳》、《繡荷包》、《十大姐》、《山贊》、《鮮花調》、《繡香袋》、《采花》等100 多首。音樂以抒情優美著稱。著名的《十大姐》和《大茶山》,是流行於雲南彌渡的花燈歌舞。音樂多采用五聲徵調式和羽調式,其次是宮調式和商調式。

花燈

  貴州花燈 常用的曲調有《巧梳妝》、《下盤棋》、《賀調》、《繡花調》、《看燈》、《鬧花燈》等,近200首之多。音樂以熱烈明朗為其特點,獨山的《踩新臺》最有代表性。音樂多采用五聲徵調式和商調式,其次是羽調式。

  四川花燈 常用的曲調有《洛陽橋》《采花調》、《繡荷包》、《正月看燈》、《黃楊扁擔》等近百首之多,音樂活潑明快,秀山的《黃楊扁擔》為人們所喜愛。音樂多采用五聲徵調式和羽調式,其次是宮調式和商調式。

  湖南花燈 常用的曲調有《鮮花調》、《元宵調》、《盤花》、《四季花兒開》、《十月花》等近百首之多。湖南是花鼓之鄉,因而花燈音樂也一定程度上受到花鼓音樂的影響,音樂樸素粗獷,常采用五聲羽調式和商調式,其次是徵調式。

  花燈的音樂 一般都具有結構短小,曲調流暢,節奏鮮明,情緒活潑的特點。一個節目通常隻用1首曲調反復演唱多段詞。內容較為復雜的節目,往往采用幾首曲調聯綴而成,如雲南花燈《大茶山》,是由《鳳穿花》、《兒街調》、《東川采茶》、《四平腔》、《嵩明采茶》等5首曲調組成。一般都采用娺或嬋的節拍。

  伴奏樂器,通常用胡琴、月琴、三弦、笛子等絲竹樂,鑼、鼓、镲等打擊樂。各地使用數量不一,可增可減。有的花燈歌伴奏隻用打擊樂。配合歌舞的鑼鼓曲牌有《一條龍》、《三六九》、《鳳點頭》等。過場音樂有《小過板》、《過板》等。

  花燈的表演形式 各地不盡相同,其共同的特點是:①手不離扇帕,尤以舞扇為其基本功,要舞得靈活、變化快、花樣多;②身體亊動強調曲線性,始終保持S形;③多與當地民間歌舞溶匯在一起,形成本地的獨特的風格韻味。花燈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燈舞 最早的花燈舞蹈形式。表演者手執制作精美的各種彩燈,如龍燈、獅子燈、蚌殼燈、魚燈、蝦燈等,載歌載舞。燈舞一般多在節日的廣場上表演,有時場上還插進一些大頭和尚、漁夫或小醜等人物同舞。

  集體歌舞 在很大程度上屬於自娛性舞蹈,參加人數眾多,情緒熱烈、場面壯觀。如燈籠舞,男女多人左手持同一類型的燈籠,右手握扇,邊歌邊舞,同時走出變化多樣的隊形圖案。雲南的大邑拉花和小邑拉花,幾十人手拿扇、巾或花籃一起歌舞也屬於這一形式的舞蹈。

  小型歌舞 多為男女2人或2男1女,2女1男表演情節簡單的小歌舞,同時穿插花燈襯舞。主要表現日常生活中的勞動、愛情等,表演時常即興編詞配舞。

  貴州的傳統花燈有專門的燈班,有獨特的表演程式和風格,一種是為瞭慶賀年節的,叫“耍燈”;另一種是由於某傢為瞭祛病、求子等問神許願,請“燈班”來跳的“還願燈”;“還願燈”從開壇到回壇收燈,共有15個程序,缺一不可。

  花燈的舞蹈動作主要有“膝上栽花”、“邊魚上水”、“雪花蓋頂”、“鴛鴦展翅”、“雙獅搶球”、“鷂子翻身”等。隊形圖案有“寶一對”、“三窩羊”、“龍戲水”、“五朵梅”、“大十字”、“九連環”等幾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