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於中國雲南省漢族、白族、納西族群眾中的一種民間音樂。原為道教禮儀音樂,因其內容為頌唱《大洞仙經》的經文而得名。

  洞經音樂在雲南約始於明代中葉,興盛於清中葉直至民國初年,逐步衰落於抗日戰爭時期。這一音樂形式的產生無史籍記載,但它和宣講頌唱的“道藏”經籍──《太上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五卷》的產生、流傳、演變,以及“賧經”這種以宗教為內容的表演形式有著密切關係,尚待進一步考證。“賧經”,是對整個宗教禮儀活動的泛稱,亦稱為““做會”,這是一種以宣傳宗教教義為內容講唱結合的藝術形式。

  “賧經”活動一般在關神廟中舉行。會期3天或5天,內容以演唱的經文不同而有別。洞經音樂包括瞭吹、拉、彈、打、唱等多種音樂表現手段,主要分為聲樂和器樂兩部分。

  聲樂部分稱為“經腔”,亦稱“經曲”。其唱詞是經文中的韻文部分,和詩詞相近,有四言句、五言句、七音句、長短句等幾種結構形式。經文中的第1部分是散文形式,是宣講讀念的部分。從經文的結構形式和其表演形式來看,它和唐代的變文及始於宋元間的“寶卷”(由唐代寺院中的“俗講”發展而成的一種民間講唱形式)相類似。演唱“經腔”時有兩種樂隊伴奏形式:一種是用絲竹樂隊伴奏,其曲調悠揚委婉,節奏徐緩;一種是用吹打樂隊伴奏,其曲調有的歡快熱烈,有的氣勢雄偉,多用於開經或收經之時。

  洞經音樂的器樂部分稱為曲牌。根據所用樂器的不同組合,分為大樂曲牌(又稱吹牌)、組合曲牌、鑼(鼓)經曲牌3類。大樂曲牌即吹打樂演奏的曲調,以嗩吶、竹笛、笙、管子為主奏,配合以鼓、鑼、鈸及鋩鑼等;細樂曲牌即絲竹樂演奏的曲調,以竹笛、蘆管(洞簫)、小胡琴、二胡、二簧(二弦,弓弦樂器)、中胡、碗胡、葫蘆胡、大胡、大小三弦、琵琶、雙琴(雙清)、古箏、揚琴、蘇古杜(即火不思)等樂器演奏曲調,配合以板鼓、木魚、碰鈴、雲鑼、銅磬、玉磬等鑼鼓經曲牌,一般銜接在各類經腔及曲牌的結尾處。由於不同曲調後面的鼓點不同,分別冠以曲調名稱,如新掛腔鑼經、老掛腔鑼經、咒章鑼經等;有的有專名,如大雪頭、小雪頭、大紮頭、翻山躍等段子。曲牌主要用於各種禮儀活動時的配樂,如開壇、收經、祭神、敬獻供品、念誦玄文浩表等,也作經腔的間奏。

  洞經音樂的曲調十分豐富,每一地區都有獨立成套的各類曲調40~100餘首不等。由於歷史悠久,形成瞭不同的地方特色。“曲牌”的來源,據初步查證,其名稱有的來自唐詩宋詞,如:〔浪淘沙〕、〔小桃紅〕、〔朝天子〕、〔甘州歌〕、〔萬年歡〕、〔洞天歌〕等;有的見於南北曲,如:〔柳搖金〕、〔一江風〕、〔山坡羊〕、〔雁兒落〕、〔漢東山〕、〔一枝花〕、〔傍妝臺〕等。其他大量的是明清的時調小曲,如〔小開門〕、〔南清宮〕、〔將軍令〕、〔鬧山河〕、〔中風韻〕、〔八譜〕、〔鬧元宵〕、〔朝天青〕等。有一部分也散見於各種戲曲劇種的曲牌曲目之中,總計不下數百首。20世紀30年代以後,隨著滇劇的發展,各地洞經音樂的部分曲牌,被滇劇所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