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檢查學生學業成績和教學效果的一種方法。一般包括期中考試、學期考試、學年考試和畢業考試。考試的方式有口試、筆試和操作考試。口試,可較深入確切地瞭解學生的學習品質。筆試,便於教師較準確地評價和比較學生的成績。筆試分閉卷考試、開卷考試,閉卷考試多用於檢查基本知識或記憶性的題目;開卷考試則多用於創造性、綜合性的題目。操作考試則用於檢查學生掌握技能的情況和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在中國教育史上,考試曾是選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兩漢、、魏晉南北朝的選士,雖以選舉為主,但也有考試。隋唐以後的科舉則以考試為主。自隋唐至清末,科舉制度在中國延續達1300年之久,不論是兩漢、魏晉南北朝的選士制度,還是隋唐以後的科舉制度,對封建社會學校的培養目標和教育內容的影響都是很大的。取士的標準無形中成為學校的培養目標;考試的內容便成為學校的教育內容。由於當時的考試隻註重帖經墨義,考一些與實際生活相脫離的記問之學,使得翰苑清才,“而竟有不知司馬遷、范仲淹為何代人,漢祖、唐宗為何朝帝者"(康有為:《請廢八股試帖楷法試士改用策論折》)。從而影響瞭人才的培養,並使學生隻重記誦而不求義理,善於文辭而缺乏實學。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中國在考試方面也積累瞭不少有益的經驗。如在考試形式上,不但有筆試,還有口試、答辯式的策問等,並註意到它們各自的利弊而設法相互彌補。另外,還註意到用考試推動學校教學內容的擴充,推動教育的發展。

  當代資本主義國傢出於政治和經濟的需要,力圖把考試作為促進有效利用人才的一種工具。因此,各國在考試制度、內容和方法上都不斷有所改革。如舉行共同學力考試,采用智力測驗,運用電子技術於考試等。

  當代中國,學校的考試,一般遵循教育、教學的客觀規律,考試的安排、方式的選擇和內容的設計,要有利於促進學習和改進教學,有利於人才的培養、選拔,有利於學生身心發展。考試前,教師要預先研究教學大綱的要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組織、幫助學生進行復習;同時註意培養學生正確的復習方法,端正他們對待考試的態度。考試時,一般要求對學生進行知識和能力的綜合考核,要能準確地反映學生的真實發展情況。考核學生的知識,著重在檢查學科的基本原理、概念和規律性知識的掌握;考核學生的能力,主要在於檢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水平。有些學科還重視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能力的考核,要把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結合起來進行。考試後,須對考試進行質量分析。考試質量的反饋信息,對改進以後的考試,使之科學化、合理化是必不可少的。考試質量的檢驗,可通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來進行。定性分析是對考試作出基本估價;定量分析主要是通過對試卷的效度、信度、難度的計算和分析來反映考試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