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幹部學校,1936年6月1日在陝北瓦窯堡成立(當時仍沿用江西時代“紅軍大學”的名稱)。後來遷到保安。1937年1月遷到延安。蘆溝橋“七七”事變後改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簡稱“抗大”。毛澤東任抗大教育委員會主席,林彪任校長,羅瑞卿任副校長。

  “抗大”的教育方針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毛澤東還親自為“抗大”制定瞭“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訓。“抗大””第一期的學員,約300人,他們都是從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軍隊中抽調出來的幹部,其中有的擔任過軍、師長等職務,具有豐富的戰鬥經驗。從第二期起,由於“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學員人數激增(其中包括來自全國的幾百名知識青年),匯成具有1000多名學員的學校。從第三期起,學校成立瞭軍事隊,加強瞭軍事教育和軍事生活。隨著人員的增加,校舍困難。三期學員自己動手,在半個月內挖掘瞭170多孔窯洞,開辟出近千人的校舍。第四期學員人數增加到近5000人。(見彩圖)

中國抗日軍政大學

抗日軍政大學學員參加勞動

  毛澤東在“抗大”成立三周年時說過:“‘抗大’是抗日的,‘抗大’的目的是要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徹底解放中華民族。”隨著抗日根據地的發展,為瞭使“抗大”教育更能適應抗戰的需要,1939年7月中共中央決定“抗大”總校分批從延安挺進敵後,經過晉察冀進入太行山區辦校。在敵後艱苦復雜的環境中,“抗大”教職學員經常參加反對敵人掃蕩的戰爭,並克服各種物質生活上的困難,受到瞭很大的鍛煉。“抗大,抗大,愈抗愈大”,在將近3年的時間裡,“抗大”發展瞭8個分校,後來又發展為12所。在八路軍、新四軍的各抗日根據地,東至海濱,西至西北高原,都有瞭“抗大”的旗幟。“抗大”有教職員共1000餘人,其中包括校務部、訓練部和政治部等各方面的幹部。全校學員最多時有1萬多人,其中有女學員1000多人,女生隊除瞭一般的軍事政治教育之外,還有婦女問題和婦女運動等科。

毛澤東在給“抗大”第三期學員講課

“抗大”的學員們在歌唱

  中共中央軍委《關於整理抗大問題的指示》中指出:“學校一切工作都是為瞭轉變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心的一環。”還提出教育知識青年的原則是:①教育他們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克服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的思想。②教育他們有紀律性組織性,反對組織上的無政府主義與自由主義。③教育他們決心深入下層實際工作,反對輕視實際工作經驗。④教育他們接近工農,決心為工農服務,反對看不起工農的意識。全校師生都遵循這些原則,努力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改造自己的世界觀。“抗大”的政治教育內容有哲學、政治經濟學、社會發展史、中國革命運動史等基本理論,還有國內外形勢以及統一戰線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教育。政治教育是“抗大”教育的中心。“抗大”不僅重視政治教育,也同樣重視提高學員的軍事素養,根據不同對象,組織他們學習毛澤東軍事思想,進行近戰、夜戰和射擊、刺殺、投彈等戰術技術訓練,掌握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1939年深入敵後辦學之後,“抗大”各分校,更是一邊學習,一邊戰爭,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經過實際的鍛煉,使許多青年入校之後,很快就成長為能文能武的幹部。

  “抗大”把培養學生“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等優良傳統作風,作為教育訓練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在敵人封鎖,物質生活十分艱難困苦的情況下,“抗大”師生一手拿鋤,一手拿槍,一面學習,一面生產,自己動手,開荒種地。

  “抗大”的教育方法是:“少而精原則”、“理論與實際聯系”、“軍事、政治、文化並重”、“集體研究討論”、“互相幫助學習”、依照“教育計劃”學習,等等。

  “抗大”每期學習期限為4~8個月。在軍事隊中,軍事技術戰術訓練和軍事操課時間占全部學習時間三分之二,政治課占全部時間三分之一。在政治隊中,政治課占三分之二,軍事課占三分之一。

  抗日戰爭時期,“抗大”先後培養瞭20多萬軍政幹部,其中有身經百戰、統率千軍萬馬的八路軍、新四軍將領和各級指揮員,也有深入敵後帶領群眾開展鬥爭的各級幹部。這一大批幹部對於中國人民子弟兵的發展壯大,對於取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都做出瞭重大的貢獻。

“抗大”副校長羅瑞卿帶領學員出發上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