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

  中國近代資產階級改良派領袖,後為保皇會首領。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更生。1858年3月19日生,廣東南海人。清光緒進士,授工部主事。

  康有為生活在清朝國勢日蹙,內外交困的年代。目目睹外國列強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敗。激於愛國熱忱,從1888年至1898年,曾先後七次上書光緒皇帝,要求變法。他在著名的《公車上書》(1895)中建議“變法成天下之治”。並先後組織強學會、聖學會、保國會,辦報紙,宣傳改良主義理論。1898年依靠光緒皇帝發動“變法維新運動”。這一史稱“百日維新”的“戊戌變法”,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具有進步意義,但以遭受慈禧太後的鎮壓而失敗。康有為逃亡海外,先組織保皇會,後改名國民憲法政會,反對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1912年,他組織孔教會,鼓吹尊孔復古。1917年又參加張勛的復辟活動,政治上愈趨墮落,1927年3月病死於青島。

  康有為早年學程朱理學,後轉崇陸王心學,中年接觸瞭西方文化,因此,他的思想具有新舊並陳、中西雜糅的特點。他主張“漸進”而反對“驟變”,提倡“托古改制”。這是他一生開始主張“變法”,後來轉變為“保皇”,進而反對民主革命的思想根源。

  在近代教育史上,康有為是“教育救國論”的宣傳者,他把教育作為“救亡圖存”的重要手段。他認為國傢的強弱是以文化教育是否發達為轉移的;西方國傢之所以富強,“不在炮械軍器,而在窮理勸學”。“窮理”就是研究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勸學”就是普及教育。因此。他多次呼籲清政府興辦新式教育,引進西方學校制度和科學技術。“變科舉”、“興學校”是康有為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也是以他為首的近代資產階級改良派在文化教育領域實行“變法”的基本政策。

  康有為指責科舉制度是愚民政策,隻能使人脫離實際,閉塞聰明。選拔的人才,往往空疏無用。因而,康有為建議開辦小學、中學和大學。他要求國傢對兒童實施強迫的普遍的義務初等教育。他提出:“令鄉皆立小學,限舉國之民,自七歲以上必入之,教以文史、算術、輿地、物理、歌樂,八年而卒業,其不入學者,罰其父母。”他主張中學在初等教育基礎上加深文化知識的傳授,並增加外國語和實用學科。他提出:“縣立中學,十四歲而入,增教諸科尤深,兼各國文,務為應用之學。”至於大學,康有為提出設“經學、哲學、律學、醫學”四科,在首都設京師大學堂。他還建議成立“學部”(教育部)統管一切教育事務。此外,在籌集教育經費,“派遊學”、“譯西書”等方面,也提出不少積極的方案,這些建議,在“百日維新”期間得到部分實現。

  康有為在所著《大同書》中,還設計瞭理想的教育制度。在“大同”社會,設“育嬰院”、“小學院”、“中學院”和“大學院”,分階段進行教育。“育嬰院”對兒童實施學前教育,由公傢撫養 。地址設在“樓居少而草地多”的地方,“多植花木,多蓄魚鳥”,以培養和陶冶兒童的“仁心”。教育的重點是:“務令得宜以壯兒體”,即保證兒童身體得到健壯成長。在“小學院”階段,由於“童幼之性尤好跳動,易有失誤,蓋未至自立自由之時”,所以一切起居、飲食、衣服、遊戲都要妥善安排,做到“固不可多束縛以苦其魂,亦不可全縱肆以陷於惡”。這個時期的教育重點是“養體為主,而開智次之”,即體育(健康)第一,智育第二。在“中學院”階段,他認為“人生學問之通否,德性之成否,皆視此學齡”,至關重要。校舍宜寬廣,食堂、圖書館、體育場、實驗室等設施要齊全。根據學生“腦氣未充,身體尚弱”的年齡特點,除“養體開智以外,又以德育為重”。在“大學院”階段,由於“大學皆專門之學,實驗之學”,目標在於培養專業人才。所以除德育、體育外,“專以開智為主”,即把智育放在首位,學生按照志願選擇專業,“人人各從其志,各認專門之學以就專科之師”。康有為引進歐美教育制度的思想。對清末、民國初期的教育改革曾起過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