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指19世紀下半葉一批長期旅居羅馬的德國畫傢。他們崇尚希臘羅馬藝術的崇高與典雅,追求超越時空的理想化藝術風格,沉浸在對古代藝術的陶醉與嚮往之中,藉以逃避動亂的現實世界。他們深信,隻有在羅馬這塊充滿希臘精神的國土上,才能更真切地體味古典藝術的真諦。這種藝術理想在藝術創作中表現為選取希臘神話故事和英雄傳說題材,人物像按希臘藝術規範作理想化的描繪,強調高貴、靜穆和單純的美學趣味。故人們把這部分畫傢稱之為德國-羅馬人畫派。該派畫傢的藝術風格可分為兩類:一類註重色彩彩對比,強調造型感和運動感,代表畫傢為A.伯克林;另一類則以深黯柔和的色彩、綿密細膩的筆觸追求嫻靜雅致的藝術效果,主要畫傢是A.費爾巴哈、H.von馬雷斯等人。德國-羅馬人畫派主要活動在19世紀60~70年代,70年代以後,隨著主要畫傢離開羅馬及部分畫傢改變初衷,也隨之失去瞭原有的影響,為後起的現實主義和其他流派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