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教師的心理特點以及教師工作中的心理學問題。它是教育心理學的重要部分。教師是教育者,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的心理品質和言行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重大影響。因此,教師除瞭應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特別是教育科學的知識和教育藝術外,還必須具備適合教師工作需要的心理特點。良好的師生關係和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是教師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

  教師的心理特點 教育教學實實踐要求教師在情感、意志、興趣、能力等方面形成獨特的特點,具備這種適合工作需要的心理特點,是其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證。

  教師的情感特點:①對教育事業和對學生的熱愛。這種對工作和受教育者的熱愛,是教師誨人不倦的動力,同時也是感動學生使其樂於接受教育的力量。這就是《學記》中說的,“親其師”,“信其道”。②教師對所授學科的熱愛,可以使講述富於情感色彩,從而激發起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使其能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③教師深刻而正確的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對於培養學生相應的情感,也有重大影響。

  教師的意志特點:①完成教育任務有明確的目的性、果斷性和堅定性,這是教師動員自己全部力量以克服工作困難的內部條件,也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直接影響學生的內在力量。②教師的沉著、自制、耐心和毅力,會影響教師工作的成敗,也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意志品質的鍛煉。教師的意志品質不僅為提高自己和順利地進行教育工作所必需,也是學生學習的榜樣。

  教師的興趣特點:凡熱愛教育事業的教師,教育學生的工作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需要,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的對教育、教學的興趣,是他們自覺地獻身教育事業、創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動力。教師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對所授學科和教學法的研究興趣是教師興趣的中心。

  教師的能力特點:全面掌握和善於運用教材的能力;善於口語和書面的表達能力;善於瞭解學生的個性和學習情況以及因材施教的能力;善於組織領導課外活動的能力;善於獨立思考、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善於估計教育後果的想象力;善於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等,都是教師順利地完成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需的。

  師生關系 教師和學生是學校的主要成員,師生關系也最密切。在這個關系中,教師是主要方面,他們通過教學和以身作則的榜樣作用來影響學生。但是,教師在影響學生的過程中,也受到學生的影響。“教學相長”就是師生相互影響的一個方面。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應註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教師的自我瞭解與瞭解學生。教師善於瞭解自己和瞭解學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做好教育工作。教育傢和心理學傢公認,瞭解學生,給學生作心理鑒定,是因材施教的心理依據,教師瞭解自己是自我教育的依據。教師往往對學生心理的復雜性感到驚訝,但是忘記瞭自己心理的復雜性。教師需要瞭解自己,就像他們需要瞭解他們的學生心理同樣重要。教師和學生處在同一社會環境中,因此師生在認識情感和性格方面有相似之處。教師如果不瞭解這方面情況,就不能將心比心,體貼入微,搞好師生關系;但是師生由於文化水平不同,任務不同,年齡經歷不同,所以在認識情感、興趣、性格等方面也有差異。教師如果不瞭解這一方面情況,也可能盲目地以己之心度學生之心,搞壞師生關系。能深刻瞭解自己的教師,才能深刻地瞭解學生。德國教育傢F.A.W.第斯多惠說:“隻有當你不斷地致力於自我教育的時候,你才能教育別人。”這話是對的。

  ②尊師愛生。師生關系是社會的制度和人際關系在學校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封建社會的師生關系是師道尊嚴,教師有絕對權威,對學生可任意賞罰,學生隻能絕對服從。在資本主義社會裡,人與人的關系是金錢關系,師生關系也受到“金錢關系”、“雇傭關系”、“知識商品化”的影響。社會主義的師生關系,是民主平等、尊師愛生的新型師生關系。尊師與愛生是密切聯系互相促進的。教師受到學生的尊敬,就會產生教育工作的光榮感,從而更加熱愛學生和教育事業,更加自勵,處處身教言教,成為學生更好的學習榜樣。而學生受到有威信的教師的關懷,就會更尊敬教師,努力學習教師傳授的知識,仿效教師的優良品德和行為,從而更健康地成長。心理學研究和教育實踐證明,教師熱愛學生,對他們抱有良好“期望”,可以產生積極的效應。R.羅森塔爾等人對小學各年級學生進行瞭“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然後將平日受教師歧視的貧窮傢庭的兒童挑選出來,告訴教師:這些兒童未來大有提高的可能性。實際上,這些兒童的挑選並非根據智能測驗,而是隨機抽取的。可是,一個學期之後再次進行的測驗表明,他們的智能測驗成績真的提高瞭。羅森塔爾認為這個結果是從任課教師的期望中產生的,即由於教師對兒童的期望不同,導致對兒童施加影響的態度方法的不同,因而教學效果也就大不一樣。

  ③教師的“學生觀”和學生的“教師觀”,也是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重大影響的因素。教師的“學生觀”大概可分為兩類:有些教師心目中的學生,不管聰明的、笨拙的、聽話的、頑皮的都是可愛的,沒有不可教育好的學生。他們以滿腔的熱情,堅強的意志,不斷提高教育藝術,把學生教育好。相反,有些教師的“學生觀”,則片面地認為學生中調皮搗亂的多,愚笨的多,不可教育的多。所以他們處處與學生相悖而行,師生關系緊張。他們體會不到尊師愛生的樂趣,對教育好學生也喪失瞭信心。教師的“學生觀”影響教師的工作態度和教育效果,每個教師應分析自己的“學生觀”。學生的“教師觀”往往是教師的“學生觀”的反映。正確的“學生觀”是教師愛生的基礎,而正確的“教師觀”則是學生尊師的基礎。學生尊敬教師,是“向師性”的反映,但它不能代表學生的“教師觀”。學生的“教師觀”很復雜,如果教師把學生的“教師觀”簡單化為兩個極端:“尊師心理”或“輕師心理”,就必然導致對學生工作的簡單化,不能因材施教。教師不僅應有正確的“學生觀”,而且也要深入瞭解學生的“教師觀”。正確的“學生觀”和“教師觀”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基礎。

  ④教師的作風也會影響師生關系。教師的民主作風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主要因素。有些教師不研究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從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面努力,而盲目地追求個人權威。他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顧自己的要求是否符合教育原則,是否妨礙兒童的身心發展,而一味要求學生聽從。他們任意獎懲學生,隻註意表面的秩序和高分,使學生心理上受到壓抑,不敢反映意見,形成對教師表面尊敬、內心怨恨的局面。這是最壞的師生關系。有的心理學傢進行過調查研究:學生們公認“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民主作風的教師”。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發揚民主作風,不僅得到學生的贊許,也會促進學生自覺地學習。

  教師的威信 教師的威信是影響學生的重要因素,教育傢很重視教師威信的作用。首先是對教育效果的影響。學生對有威信的教師教的課,認真學習;對他的教導,言聽計從。因此,有威信的教師的教育教學效果自然就高。學生對那些沒有威信的教師持輕蔑的態度和抵觸情緒,不願向他學習。所以,這樣的教師的教育教學效果自然難以提高。教師威信的形成取決於多種因素:社會教育行政機關、學校領導、傢長對教師的態度固然有影響,但教師本身具備應有的條件,才是建立教師威信的決定因素。高尚的道德品質、淵博的專業知識、高超的教育教學藝術,是教師獲得威信的基本條件。教師的儀表、生活作風和習慣,熱愛和關心學生等,對教師獲得威信也有一定的影響。此外,教師給學生的第一次印象,對樹立教師威信也起著重要作用。教師和學生初次見面,特別上最初幾堂課給學生留下的印象,往往是非常深刻的。因為在這個時候,學生特別敏感,對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引起高度註意。所以,教師在上最初幾堂課時,重要的是應該表現出高超的教學藝術,讓學生感覺到教師的親切,對於他們的學習是不可缺少的人。如果教師開始上課就表現出惶惑不安,沒有信心,過於激動,語無倫次或舉止呆板,精神不振,就會使學生失望。所以,教師應力求一開始就給學生一個可親可敬的良好印象,在學生心目中建立初步威信。

  

參考書目

 潘菽主編:《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0。

 〔美〕H.C.林格倫著,章志光等譯:《課堂教育心理學》,雲南人民出版社,昆明,1983。

 〔日〕大橋正夫編:《教育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