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其教育有悠久的歷史(見古代埃及教育)。自1798年拿破崙入侵以後,埃及先後淪為法國、英國的殖民地,其古老的傳統逐漸被破壞。當時外國人所辦的教會學校佔優勢,但學費昂貴,隻有富人子弟才能入學。埃及人也自辦私立學校。1952年取得民主革命勝利,推翻瞭專制王朝後,共和國政府大規模地辦學,教育經費逐漸增加。1962~1963年以後,實行公立學校全面免費。並逐步建立起包括大、中、小學,以及職業學校和師範教育的教育體系。

  教育行政 埃及的教育行政是高度集權的。中央設教育部,為全國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機構,除負責制定全國教育政策和學校課程以外,還統籌教育經費,管理教師,供應圖書、儀器、設備,主持考試等業務。教育部設若幹處,分管各級教育和各種業務。1961年起,另設高等教育部,專管高等教育。全國分為若幹區,區設教育處,執行中央制定的政策及教育部的命令。

  學制 現行學制是1957年制定的,實行三級制。初等學校6年。中等階段分作預備學校和中等學校兩級,各3年。其最後2年,文理分科,並訂有統一的教學計劃。在中等階段,還有職業教育系統,包括工、農、商、傢事、藝術等。高等教育一般4年。各級學校的學生修業期滿,都須經過統考,成績及格,才得畢業和升入高一級學校。初等學校之前,設有1~2年的幼兒園,但基本上是私立的。

埃及學制圖

埃及的一所小學

  兒童6歲入學。城市入小學率比農村入學率高,但輟學率都很高。學校發展不平衡,有的農村隻有4年制小學。女校尤少。有些地方已實行低年級男女合校,這在阿拉伯國傢中是創舉。

  預備學校是小學到中等學校的過渡,但輟學率亦高。讀完預備學校經畢業考試及格者可升入中等學校。中等學校實行文理分科。由於理科畢業生出路較好,理科生人數較多,優秀者亦較多。但中等學校畢業生能升入大學者占少數。

  職業教育亦分為預備和中等兩級,各3年。預備職業學校畢業生可升入中等學校或中等職業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一般沒有升入大學機會,隻有成績特別優秀者可升入不屬於大學系統的高一級學校或某些大學的學院繼續學習。

  埃及高等學校多數成立於20世紀,最著名的有開羅、亞歷山大、艾因沙姆斯、艾斯尤特等大學(見彩圖)。1963~1964年開始設置各種專業高等學校,比較註重實用科目。埃及的初等學校師資原由師范專科學校訓練,預備學校及中等學校師資則由大學培養。自1981年起,所有初等、中等學校和預備學校的師資,都由大學的教育學院培養。

埃及開羅大學校園

  1980年,全國小學生450萬人,中學生177萬人,大學生45萬人,文盲占全國人口的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