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也稱“制曲”或“作詞”。含義和目前所說“撰寫曲詞”相同。吳梅《顧曲麈談》說:“制曲者,文人自填詞曲,以陶寫性情也。”周德清《中原音韻》所附《作詞十法》、《螾廬曲談·論作曲》卷是研究曲詞作法的專著。

  譜曲,亦稱“制譜”,俗謂“打譜”,即依照曲詞內容與格律,就原曲牌的曲調進行調整加工,使原曲牌的曲調和新填曲詞,更能緊密結合,做到字正腔圓,表情達意。《螾廬曲談·論譜曲》卷揭示制譜有四,即“點正板式”,“辨別四聲陰陽”,““認明主腔”,“聯絡工尺”。

  度曲,涵義有二:①度音渡(du),與歌唱同義。明沈寵綏《度曲須知》即為研究南北曲歌唱念字的格律、技巧與方法的專著;《顧曲麈談·度曲》章,亦多討論與歌唱有關的五音四呼、四聲陰陽以及出字、收聲、歸韻和曲情等問題,可見度曲即唱曲。②度音垛(duo),“自度曲”亦稱“自制曲”,自己忖度撰寫新詞並譜寫新曲之意。宋薑夔《白石道人歌曲》卷四《長亭怨慢·序》有“予頗喜自制曲”語;《惜紅衣·序》亦有“丁未之夏,予遊千巖數往來,紅香中自度此曲”語。“自制曲”與“自度曲”含義相同,都是自己忖度並創新詞新譜之意。“自度曲”或亦含有自寫自唱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