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各地花燈劇的統稱。流傳於雲南全省及貴州的盤縣、四川的會理一帶。花燈在長期流傳中,由於地區不同,先後形成9個支派:昆明、呈貢花燈,玉溪花燈,彌渡花燈,姚安、大姚、楚雄、祿豐花燈,元謀花燈,建水、蒙自花燈,嵩明、曲靖、羅平花燈,文山、邱北花燈,邊疆地區花燈。它們彼此大同小異,基本特色相似。

  民間花燈歌舞的起源,以及由花燈歌舞發展成花燈劇的年代,尚無確鑿資料可考。辛亥革命之前的花燈,被稱為老燈,有兩種藝術形式,一種是歌舞舞,一種是戲劇情節很簡單的歌舞小戲。後來玉溪花燈開始發生瞭變化,從唱本、善書裡取材,改編瞭許多大本戲,引進瞭若幹新曲調,並吸收滇劇的一些表演程式,使花燈在戲劇化上邁進瞭一步,當時人們叫做新燈。抗日戰爭爆發後,王旦東等團結花燈藝人組成抗日救亡燈劇團,在滇西、滇南編演瞭一些反映抗戰救亡的劇本,對推動花燈的改革起過一定的作用。1946年,昆明出現瞭第一個專演花燈的劇場慶雲茶室,花燈的專業班子也正式組成。花燈藝人大量移植滇劇、京劇的劇目,吸收它們的表演手法及服裝、化妝,用花燈曲調演唱,形成燈夾戲。觀眾把花燈稱為“燈”,把滇劇稱為“戲”,燈夾戲就是花燈在某種程度上的滇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花燈發展成以演出現代戲為主的歌、舞、劇相結合的戲曲劇種。

  花燈劇目約200個左右,分為3類:①花燈歌舞,有《小邑拉花》等;②花燈小戲,有《打魚》、《打花鼓》、《紅寶回門》等;③花燈大戲,有《蟒蛇記》、《白扇記》等。經過整理的具有代表性的劇目有《探幹妹》、《遊春》、《劉成看菜》、《鬧渡》等。現代戲代表劇目有《依萊汗》等。

  花燈劇的音樂結構,屬於曲牌聯套體制。曲調包括民歌小調和少數明清俗曲,如〔金紐絲〕、〔掛枝兒〕、〔倒板漿〕、〔繡荷包〕、〔送郎調〕、〔十大姐〕等。在花燈劇中,舞蹈是重要的藝術表現手段。這些舞蹈,有本地民間的,有外地傳來的,如“連廂”,也有吸收少數民族的,如建水花燈就吸收瞭彝族的“跳弦”。近30年來,不僅整理、創作瞭一些新的花燈歌舞節目,如《大茶山》、《十大姐》等,而且註意運用舞蹈手段刻畫人物性格,表達戲劇情節,使之更加適應戲劇化的需要。雲南花燈劇長期流傳在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和民族特色。雲南花燈劇演出團體曾到緬甸和非洲一些國傢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