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周一座宮殿遺址。在陝西省岐山縣鳳雛村,始建時代有可能在武王滅商以前,即西元前11世紀以前,西周延用。

  全部建築由兩進四合院組成,全體坐落在東西32.5米、南北45.5米的夯土基地上,沿中軸線自南而北佈置瞭廣場、照壁、門道及其左右的塾、前院、向南敞開的堂、南北向的中廊和分為數間的室(又曰寢)。中廊左右各有一個小院,室的左右各設後門。三列房屋的東、西各有南北的分間廂房,其南端突出塾外,在堂的前後,東西廂和室的向內一面有有回廊可以走通,整體平面呈日字形。

岐山西周宮殿線描復原圖

  岐山宮殿是中國已知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已有相當成熟的佈局水平。堂是構圖主體,最大,進深達6米,堂前院落也最大,其他房屋進深一般隻達到它的一半或稍多,院落也小,室內和院落一般都有合宜的平面關系和比例。室內外空間通過回廊作為過渡聯系起來。各空間和體量有較成熟的大小、虛實、開敞與封閉及方位的對比關系。

  四合院規整對稱,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具有統率全局的作用,使全體具有明顯的有機整體性,體現一種莊重嚴謹的性格。院落又給人以安定平和的感受。這種佈局可以把不大的木結構建築單體組合成大小不同的群體,是中國古代建築最重要的群體構圖方式,得到長久的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