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戲曲文物。1965年發現於山西省新絳縣城北寨裏村,元至大四年(1311)趙姓墓室南壁墓門上。現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共有5個雜劇人物。分別雕於5塊磚上,磚長30釐米,寬14釐米。模制。左起第1人,戴黑色冠子,穿圓領窄袖長衫,腰系帶,著烏靴,身材修長,面容清秀,雙手執芭蕉扇,亭亭玉立。第2人戴無腳襆頭,穿圓領窄袖紅袍,袍面前襟及肩部點綴大圓黑點,腰束白帶,著烏靴,身略左側,雙手拱於胸前。第3人身材較高大,戴直腳襆頭,穿圓領寬袖長袍,著烏靴,雙手持持笏於胸前。第4人戴垂腳幞頭,穿圓領窄袖衫,腰系紅帶,足著長筒烏靴,口翻卷,身材矮小,濃眉深目。第5人戴黑色吏帽,穿圓領窄袖長衫,束黑帶,著紅褲紅鞋,右手執芭蕉扇,左手撩起衣角,身略右側,左腿後翹作步行狀。這5個人物,自左至右似為裝旦、裝孤、末泥、副凈、副末,末泥居中,反映瞭元雜劇末泥主演的演出體制。其中末泥、副末兩種腳色造型,在西距寨裡村25公裡的東韓村也有出土,一模一樣,說明這一帶有專門燒制戲俑的作坊,可見元代早期平陽地區元雜劇繁盛之一斑。(見彩圖)

山西新絳寨裡村元墓雜劇磚雕13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