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曲種。以說唱中、長篇書目為主,也有少數演員專工短篇唱段。西河大鼓的前身,是清代中葉流行於河北省中部的弦子書和木板大鼓。弦子書以小三弦伴奏,演員自彈自唱;木板大鼓沒有弦索伴奏,演員自擊簡板和書鼓說唱。後來,這兩種曲藝藝人拼檔演出,形成以鼓、板、小三弦伴奏的形式。河北省高陽縣木板大鼓藝人馬三峰在繼承前人改革經驗的基礎上,舍木板改用鐵犁鏵片,舍小三弦採用大三弦,在唱腔、唱法上作瞭改進與創新,使這一曲種在藝術上日趨成熟。西河大鼓初名“梅花調”、“犁鏵片”,也一一度叫作“河間大鼓”。20世紀20年代在天津演出時,定名為“西河大鼓”。以後,數十年間隨著藝人的流動,傳播各地,出現瞭許多著名藝人,產生瞭北口朱(化麟)派、王(振元)派,南口李(德全)派、趙(玉峰)派,以及40年代由馬增芬及其父馬連登創立的專工演唱短段的馬派,廣泛流傳於北平、天津,以及華北、東北、西北、華東的部分城鎮。

  西河大鼓的唱腔音樂,是以冀中語音的自然聲韻為基礎,吸取某些民歌、小調的音樂語匯發展而成的。在音樂結構形式上,約有30餘種依附於主曲的樂曲和樂句的唱腔,分別歸納在三眼一板的頭板、一眼一板的二板和有板無眼的三板等三種板式中,在速度上都可作大幅度的伸縮,有的還派生出多種變格唱法,唱腔和諧流暢,生動活潑,似說似唱,易唱易懂。屬於頭板的唱腔有起板、緊五句、慢四句、一馬三澗、快頭板等;二板的唱腔有起板、流水板、雙高、海底撈月、反腔、蚍蜉上山、梆子穗、十三咳等;三板唱腔有散板、緊流水、竄板、尾腔等。西河大鼓的基本曲調大體上體現在流水板中,二板起板是流水板的中把唱和下把唱的伸展,頭板起板是流水板的發展、變化,其他大多數唱腔也都與這幾個唱腔有著一定關聯。

  西河大鼓的傳統書目,有中、長篇150餘部,小段、書帽370餘篇。內容大部分是歷代戰爭故事、歷史演義、民間故事、通俗小說、神話故事和寓言、笑話等。其中不少書目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瞭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願望,情節曲折,語言生動,繼承瞭中國民族民間文學的優良傳統。1937年後,不少西河大鼓演員積極參加瞭抗日救亡工作,編演瞭不少新曲目,如王魁武(1891~1947)編演的《昝崗慘案》、《減租減息》;王尊三編演的《保衛大武漢》、《親骨肉》、《晉察冀小姑娘》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記錄、整理瞭不少西河大鼓優秀中篇和長篇大書的主要片斷,如《三全鎮》、《調寇》、《八百破十萬》等,並創作、改編瞭不少反映革命鬥爭歷史和現實生活的新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