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雜劇作傢。濟南人。生卒年不詳。據《錄鬼簿》著錄,著有雜劇10種。《散傢財天賜老生兒》存元刊本及《元曲選》、《酹江集》本。《包待制智賺生金閣》、《李素蘭風月玉壺春》在《元曲選》中也署武漢臣撰,但後者可能是明初賈仲明的作品。《老生兒》寫富商劉從善老年無子,隨身侍婢小梅懷孕後,又被傢人逐出。劉從善哀歎“咱既無房下子,何用世間財?”以懺悔的心情廣散傢財,將傢業交付女婿張郎掌管。清明節,張郎先去祭掃張傢祖墓,劉傢墳前隻看到劉從善的侄子引孫前來澆奠。劉從善夫妻受感感動,命引孫接替張郎,“姓劉的傢私著姓劉的當”。後來,小梅所生的兒子終得回傢團聚。劉從善喜出望外,將傢業均分給子、侄和女兒。作品圍繞子嗣和財產繼承權引起的矛盾,表現出在封建傢庭中怎樣區別親疏遠近,反映瞭封建的倫理關系、道德觀念以及社會風尚、人情世態。劉從善對絕後的恐懼與悲哀,他在得子以後的歡樂,也是地主階級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狀態的真實描繪。劇中對商業地主劉從善早年的聚斂貪財有所指責,而把銀錢作為取禍之根。劇作從人們的社會聯系和現實關系中塑造藝術形象,性格刻畫真實、具體,從平淡無奇的傢庭糾葛中發掘瞭豐富的戲劇性。劇作語言生動,明刊本中的賓白尤為出色,運用經過提煉的口語,有豐富的藝術表現力。

  《生金閣》寫書生郭成進京求取功名,龐衙內奪去瞭他隨身攜帶的傢傳寶物生金閣,並要強娶他的妻子李幼奴。郭成不允,被龐衙內鍘死。郭成的冤魂提頭跑出,闖散瞭元宵節的花燈社火。開封府尹包拯微服巡訪,得知此事,便設計賺出生金閣,將龐衙內正法。劇本揭露瞭權豪勢要橫行不法的兇殘面目,但籠罩著濃厚的恐怖氣氛和宿命思想。臧懋循以為此劇即《錄鬼簿》中著錄的《四哥哥神助提頭鬼》的異名。

  

外文譯本書目

英文

 J.F.達庇時翻譯的《老生兒》(Laou-seng-urh,or“An Heir in His Old Age”,A Chinese Drama),1817年由倫敦默裡出版社出版。

 達庇時著《中國詩作》(The Poetry of the Chinese)一書,引有《老生兒》的8行原文,作為對偶句的例證。

 P.羅伯遜選譯的《老生兒》,題名《劉員外》(Lew Yuen Wae),1923年由倫敦切爾西出版公司出版。

法文

 阿貝爾-雷米紮根據達庇時英譯本《老生兒》寫的劇情介紹,載《亞洲論叢》(Mélanges asiatiques)1818年第2期及《廣識雜志》(Journal des Savants)1818年1月號。

 A.B.德索爾桑根據達庇時的英譯本轉譯的《老生兒》(Lao-seng-eul,comédie chinoise,suivie de San-iu-leau;ou les trois étages consacrés,conte moral),1819年由巴黎雷伊和格拉維埃出版社出版。

德文

 J.L.克萊因著《戲劇史》(Geschichte des Drama’s)一書,有《老生兒》的內容選譯,1866年由萊比錫魏格爾出版社出版。

日文

 宮原民平譯的《老生兒》,收入《古典劇大系》第16卷內,1926年由東京近代社編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