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梅

  近代戲曲理論傢、戲曲作傢。字瞿安,號霜厓。江蘇長洲(今蘇州市)人。幼年習舉業,18歲以第一名補長洲縣學生員。歷任北京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等校教授。著有《顧曲麈談》、《曲學通論》(又名《詞餘講義》)、《中國戲曲概論論》、《元劇研究》、《南北詞譜》等。傳奇、雜劇作品有《風洞山》、《湘真閣》(又名《暖香樓》)、《無價寶》、《惆悵爨》、《萇虹血》(又名《血花飛》)、《綠窗怨記》、《白團扇》、《東海記》、《雙淚碑》、《西臺慟哭記》(又名《義士記》)、《軒亭秋》、《落茵記》等12種;並著有《霜厓曲錄》、《霜厓詞錄》、《霜厓詩錄》等。另外,他還編選校刻瞭元明清部分雜劇、傳奇作品,輯為《奢摩他室曲叢》一、二集和《古今名劇選》、《曲選》等。

  吳梅一生主要致力於聲韻和格律的研究。其代表作是《南北詞譜》、《顧曲麈談》、《曲學通論》。在《南北詞譜》中,吳梅采用歸納法為每一曲牌選定一個標準模式,並說明該曲牌的作法、聲韻、格律等應註意事項。對歷代舊譜中遺留的疑難問題,也有所疏釋。這部著作對曲學研究者校訂曲本、審定曲律具有重要參考價值。《顧曲麈談》和《曲學通論》對制曲的規律、唱曲的方法、元明清曲傢及其流變等,作瞭系統、詳細的介紹或闡述。此外,他還對元明清以來的戲曲作品寫瞭大量題跋(主要附錄在《奢摩他室曲叢》、《古今名劇選》、《曲選》和他收藏的曲本上),以考訂曲文是否合譜合律為主,對作品本事、劇本形式諸問題,也有若幹考證,但疏漏之處頗多。任中敏輯《霜厓曲跋》3卷,收入《新曲苑》。但任輯本搜羅未備,又有徐益藩輯《霜厓敘跋》,補任輯本之缺。

  吳梅的早期戲曲作品《風洞山》傳奇,寫南明末年瞿式耜抗清殉國故事。此劇定稿於1904年,當時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清政府腐敗無能,國傢危在旦夕。作者“長歌當哭”,抒發瞭強烈的民族感情,歌頌瞭瞿式耜的愛國氣節。《萇虹血》和《軒亭秋》是反映當時政治鬥爭,鼓吹變法和民主革命的兩部時事劇。前者作於1899年,寫戊戌政變六君子被害事。後者作於1907年,寫秋瑾的革命事跡。《萇虹血》因其祖父“深懼此書之賈禍,夜間密焚之”而不傳。《軒亭秋》則僅刊出“楔子”。吳梅的晚年作品《霜厓三劇》(《湘真閣》、《無價寶》、《惆悵爨》)均譜前人風流遺事,意義不大。但作者自認為此3劇是文采音律俱佳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