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詩人、散文作傢。年輕時在政治活動中失意,曾去利馬郊區務農。1879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應徵入伍。戰後參加少數黨全國聯盟,在歐洲旅居7年。他一生致力於破除西班牙文學的狹隘傳統和反對學院派的語言,並在詩歌形式和格律的改革方面作過多次嘗試,對秘魯詩歌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他的詩歌是拉丁美洲浪漫主義後期詩歌的代表。他的散文簡潔有力。他的作品帶有現代主義詩歌的氣息,有些文學史傢因而把他列為現代主義前期詩人。他的重要的作品有:《自由的篇章》(1894)、《小寫》(19901)、《老修女們》(1909)、《戰鬥的時刻》(1908)、《奇情異調》(1911)、《生活的碎片》(1932)、《在醜行之下》(1933)、《秘魯民謠》(1935)、《形象與巨大的形象》(1938)、《敬慕》(194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