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地流行的曲藝形式,具有各自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音樂曲調和表演方式,因而構成瞭品種繁多、藝術特徵各不相同的曲藝曲種。

  曲藝,自從作為一種說唱藝術形成以來,就存在著這種藝術形式的發展和流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有不斷的興替,也有不斷的繼承和革新。唐代變文的音樂曲調,到北宋就漸已不為人們所知瞭,而它的說唱相間和七言詩贊的文體,仍在宋、元以來的陶真、詞話、彈詞、鼓詞中因襲傳遞下來。宋、金的諸宮調、唱賺的音樂曲調,雖然在戲戲曲中留下一些影響,但在元代以後也已不能按其曲體規模完整地演唱瞭。然而這種以曲牌聯套體演唱的體制,通過明代民間廣泛流傳的小曲,到清代初年又以小曲加引子、尾聲的形式,逐漸演變成為近代的牌子曲一類的曲種。宋代的說諢話、合生、商謎一類含滑稽玩諷的曲藝形式,流傳時間也都不長,曲目內容沒有流傳下來。但這些滑稽、諷刺的藝術手段,包括其技巧、手法等,在後代其他曲藝形式中依然繼續使用。到瞭近代,又從以隔壁戲形式演出的“象聲”基礎上,產生出瞭相聲這一新的曲種,並繼續吸收民間笑話、戲曲中的插科打諢等藝術因素,而得到新的發展。從這些曲藝藝術形式發展流變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在歷史上總是不斷有一些曲種逐漸僵化,而趨向沒落;同時也不斷有一些新的曲種萌生、發展起來。這種流變的因素是復雜的,大體上可以歸納為兩種因素:一方面,一個具有生命力的曲種,總在不斷發展,在社會生活的影響下,不斷吸收新的養料,如音樂曲調、藝術表現手法、表演方式以及新的作品等,用來充實自己,提高自己。這是發展的內在因素;另一方面,有一些古老的曲種,或是從外地傳入的曲種,采用當地新鮮的語言,吸收當地當時流行的音樂曲調,創造為當地當時的群眾所喜聞樂見的作品,而使曲種富於新的生命力。這是發展的外在因素。一個曲種如果在內容、形式兩方面都已經僵化,失去吸收新鮮養料的能力,它就會趨向沒落。

  現代流傳的繁多的曲藝曲種,從它們各自的形成到發展、演變的過程來看,主要有以下3種類型:

  1.由古代的曲藝形式通過流傳和不斷的繼承革新而演變、發展起來的曲種。如評話、彈詞、道情、小曲、蓮花落等,起源都相當古老,流傳到不同地區以後,都由於采用瞭當地的方言,吸收瞭當地的音樂曲調,創造瞭為當地聽眾喜聞樂見的作品,從而不斷得到發展。

  2.由當地的民歌或戲曲曲調發展起來,形成說唱藝術的曲種。如粵曲、五句落板、粵東漁歌、山東柳琴、四川金錢板、南豐香鈸等,這些曲種地方色彩濃厚,流傳地域不廣。

  3.由於廣泛吸收為自身的藝術特征所需要的藝術手法、技巧等而形成起來的曲種。如相聲、獨腳戲等。

  現代流傳的曲藝曲種,根據1982年的調查,初步統計為341種。其中漢族的曲藝曲種,按其主要的藝術風格可以大致分為評話、鼓曲、快板、相聲四大類。少數民族的曲藝曲種,由於各具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歷史源流,還難於分類。

中國現代曲藝曲種表

中國現代曲藝曲種表 續表1

中國現代曲藝曲種表 續表2

中國現代曲藝曲種表 續表3

\ n

中國現代曲藝曲種表 續表4

中國現代曲藝曲種表 續表5

中國現代曲藝曲種表 續表6

中國現代曲藝曲種表 續表7

\ n

中國現代曲藝曲種表 續表8

中國現代曲藝曲種表 續表9

中國現代曲藝曲種表 續表10

中國現代曲藝曲種表 續表11

\ n

中國現代曲藝曲種表 續表12

中國現代曲藝曲種表 續表13

中國現代曲藝曲種表 續表14

中國現代曲藝曲種表 續表15 盧昌五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