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劇刊物。月刊。編輯人有曹禺、陳白塵、陳鯉庭、張駿祥、趙銘彝、賀孟斧等。1943年1月創刊於重慶,由五十年代出版社出版、發行。至1943年5月止,共出1卷5期。

  《戲劇月報》設有每月簡論、劇運回顧、戲劇創作、創作經驗談、表導演理論、戲劇欣賞與批評、戲劇動態等欄目。每期都有一個側重點,如第一期有“重慶抗戰劇運第五年演出總批評”;第二期介紹瞭蘇聯著名戲劇傢К.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關於表導演的理論;第三期有“保障上演稅運動動特輯”;第四期有“歷史劇問題特輯”;第五期有“追悼丹欽柯特輯”。

  《戲劇月報》創辦於抗戰戲劇大發展的時代,刊物在認真總結國民黨統治區抗戰劇運的基礎上,針對當時劇運中存在的問題發表評論,並註重從藝術上給抗戰戲劇以理論指導。例如在歷史劇問題的討論中,郭沫若的《歷史·史劇·現實》,劉念渠的《論歷史劇》、陳白塵的《歷史與現實》等文章都對歷史劇的創作發表瞭意見。戲劇作品方面發表瞭吳祖光的《風雪夜歸人》、夏衍的《水鄉吟》等。夏衍的《笨法子》、吳祖光的《記<風雪夜歸人>》、陳白塵的《人物怎樣來到你的筆下》、楊村彬的《戲劇欣賞》、劉念渠及李天濟談曹禺劇作《傢》等文章,從不同的角度對戲劇創作的奧秘進行瞭總結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