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問陶

  清代詩人。字仲冶,號船山,又號蜀山老猿、藥庵退守。遂寧(今屬四川)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進士,曾任翰林院檢討、都察院禦史、吏部郎中。後出任山東萊州知府,因違背上官意志,辭官居吳縣(今蘇州)虎邱。晚年遨遊大江南北,病卒卒於客舍。

  張問陶主張詩歌應寫性情,有個性:“天籟自鳴天趣足,好詩不過近人情”(《論詩十二絕句》),“詩中無我不如刪,萬卷堆床亦等閑”(《論文八首》),反對模擬:“文章體制本天生,祗讓通才有性情。模宋規唐徒自苦,古人已死不須爭。”(《論詩十二絕句》)他的詩論與性靈說相吻合,為袁枚所稱賞。詩作多描寫日常生活。作品較好的是一些紀遊、寫景、題畫之作,如《嘉定舟中》、《瀘州》、《瞿塘峽》、《巫峽同亥白兄作》、《下新灘》、《空舲峽》、《題李墨莊前輩歸槎圖》等。亦間有反映白蓮教起義和清軍腐朽的作品,如《出棧宿寶雞縣題壁十八首》、《鄉愁五首》、《庚申六月寄亥白兄成都》等。他的詩風清新自然,以七絕最勝,但有一部分詩篇情調沉鬱。著有《船山詩草》20卷,《船山詩草補遺》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