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字正言。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少時讀書嵩山,天寶二年(743)登進士第。天寶後期,在北庭都護、伊西節度使封常清幕府為屬官,參預軍中謀劃,立有功勳。乾元元年(758)秋,以尚書郎出使夏口,與準備流放到夜郎去的詩人李白相遇,泛舟遊於沔州城的南湖,李白特地寫瞭《泛沔州城南郎官湖》詩作為紀念。大曆二、三年間,任潭州刺史,與當時任道州刺史的元結交識。後入朝為太子左庶子,大曆六年(771)任禮部侍郎,主持大曆七年至九年的進士及明經科考試。唐代著名書法傢懷懷素於大歷十二年寫《自敘帖》,還提到張謂寫詩評論他的草書。約在大歷末年去世。

  張謂的詩多數是五、七言律詩。代表作《代北州老翁答》則是一首七古,描寫瞭“負薪老翁”一傢骨肉流離及北州一帶農村經濟破敗的景象,形象地反映瞭天寶時期的現實矛盾和社會危機。他在湖南時還作有《杜侍禦送貢物戲贈》的七律一首,以婉轉的語氣,諷刺封建帝王為瞭追求奢侈品,不惜遠及嶺南搜括民財,有助於對大歷時期社會矛盾的認識。

  《全唐詩》錄存其詩1卷,共40首,但其中雜有他人之作,如《早春陪崔中丞浣花溪宴得暄字》、《登金陵臨江驛樓》,就是岑參的詩。事跡見《唐才子傳》,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張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