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縣)人。性情淡泊,一度應進士舉,不第,即棄去。裴休為湖南觀察使時,對他很器重,並加延致。大中八年(854)遊長安,上表獻詩300篇。其時裴休為宰相,薦授宏文館校書郎。不久,棄官回鄉。

  李群玉早歲即有詩名,好吹笙,擅草書。和杜牧、段成式等均有往來,與方幹酬唱最密。《進詩表》中自雲:“以居住沅、湘,宗師屈、宋,楓江蘭浦,蕩思搖情。”可見其情趣。詩中多詠湘中風物名勝,七律《黃陵廟》最為著稱,五古古《湘西寺霽夜》寫景如畫,亦屬佳作。其他如七律《九子坡聞鷓鴣》之“正穿詰曲崎嶇路,更聽鉤輈格磔聲”,七古《人日梅花病中作》之“玉鱗寂寂飛斜月,素艷亭亭對夕陽”等句,頗為歷來傳誦。其詩風格清麗,含思深婉,別具幽芳冷艷之致。《唐摭言》稱其“詩篇妍麗,才力遒健”。清初賀裳《載酒園詩話》謂“文山雖生晚唐,不染輕靡僻澀之習”,給予較高評價。但作品大多缺乏深刻的社會內容,反映現實不廣。

  著有《李群玉詩集》3卷,《後集》5卷。事跡見《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