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填詞制譜用的曲調調名的統稱。俗稱“牌子”。明王驥德《曲律》說:“曲之調名,今俗曰‘牌名’”。可見“曲牌”之稱由來已久。古代詞曲創作,原是“選詞配樂”,後來逐漸將其中動聽的曲調篩選保留,依照原詞及曲調的格律填制新詞,這些被保留的曲調仍多沿用原曲名稱,如〔折楊柳〕、〔後庭花〕、〔虞美人〕、〔懶畫眉〕等,遂成“曲牌”。從漢魏樂府、唐宋詞調以至金元劇曲散曲、明清歌謠俚曲,曲調屢有增減。明沈璟《九宮詞譜》共列曲牌685種;清乾隆十一年(1746)編成的《九宮大成成南北詞宮譜》,匯集南北曲曲牌2094種(同名異體共達4466支),每種曲牌各有專名。明代以前所形成的戲曲聲腔,如昆山腔、弋陽腔,以及由明清俗曲發展成的戲曲劇種,大多以曲牌為唱腔的組成單位,通稱作“曲牌體”唱腔。

  曲牌的文字部分須“倚聲填詞”,多作長短句,少用齊言。各曲的句數、用韻、定格(何處可加如“也囉”之類的和聲),以及每句的字數,句法和四聲平仄等,都有一定格式,從韻文文體來說,曲牌即為此種文體的格律譜。

  每支曲牌唱腔的曲調,都有自己的曲式、調式和調性,以及本曲的情趣。各曲的分句分讀,和唱詞常相一致;曲調進行的高低升降,可因唱字的四聲調值和曲詞的思想感情不同,而有所變化。曲牌有長有短,節拍有定有散,但都有首有尾,自成起訖。

  曲牌牌名來源不一,有以地名命名,如〔梁州序〕、〔伊州袞〕、〔福州歌〕、〔東甌令〕等;有以曲牌節拍或節奏特點命名,如〔長拍〕、〔短拍〕、〔急板令〕、〔節節高〕等;有以樂曲曲式結構命名,如〔三段子〕、〔四換頭〕、〔三疊排歌〕、〔三部樂〕等;有的以來源命名,如〔文序子〕、〔大迓鼓〕、〔賣花聲〕等;有因字面錯訛,轉義為名,如〔朝天子〕原是名種牡丹〔朝天紫〕;〔醉翁子〕原是唐人諷詠醉公子的篇名。此外尚有其他民族語言的音譯,如〔者剌古〕、〔魔合羅〕、〔拙魯速〕、〔阿納忽〕等等,以及歌者創用牌名。

  曲牌原為聲樂曲,後在戲曲中有改為用器樂演奏的,遂演變為器樂曲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