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花部亂彈作品。焦循《花部農譚》記載:“花部有《兩狼山》劇”。劇情敘述北宋與契丹的戰爭中,老將軍楊業受督師潘仁美陷害,戰死於兩狼山。其子六郎延昭向朝廷訴狀,潘仁美被檻送京城,由寇準審明,將潘罷職充軍。李調元《劇話》卷下記有“楊六郎”劇,文字較簡略,內容大抵相似,可以相互印證。此劇取材於“楊傢將”故事,作者不詳。李調元、焦循所述乾隆、嘉慶時期的劇本已不可見。在皮簧腔系、梆子腔系等劇種中,這部作品的演出一直沒有中斷,但內容有一些變化。如《花部農譚》記述當時演演出,潘仁美是由王侁奉旨擒獲的(王侁在歷史上是一個不光彩的角色,楊業之死與他忌功不救有很大關系)。在後世舞臺上,到邊關摘印的欽差則由呼必顯擔任。全劇主要包括如下關目:《兩狼山》、《告禦狀》、《邊關摘印》、《調寇審潘》(《清官冊》),有的演出還有潘仁美在發配途中被假扮響馬的楊六郎刺死的情節,折名《黑松林》。

  參照焦循、李調元的有關敘述及後世流傳的劇本,可以看到,《兩狼山》描寫瞭楊業遭奸臣嫉恨而兵敗身死的悲劇。作品贊頌楊傢將以身許國的耿耿丹心,並寄予深刻的同情,鞭撻陷害忠良、擅權賣國的潘仁美。兩狼山一戰,由於奸臣掣肘,楊業明知難以取勝,仍然義無反顧,奮力拼殺,壯烈犧牲。在慷慨悲歌中,抒發瞭熾熱的傢國恨、父子情,蒼涼淒絕,感人至深。潘仁美權勢顯赫,邊關摘印一場中,極力摹寫瞭他睥睨一世的薰天氣焰。劇本的後半部著重表現清官寇準與他的鬥爭。寇準從七品縣令被越級提拔為禦史,面臨這樁滿朝大臣都難以審理的重案,也有過惶惑和疑懼。但他終於挺身而出,嫉邪秉正,申張瞭正義。《花部農譚》稱譽作品將這個人物的品格描繪得“淋漓慷慨,毫發畢露”。此外,八賢王也是寄托瞭人民理想的藝術形象。他英明果斷,位尊權重;由於他的支持,才使楊傢冤屈得伸,人心大快。他與昏聵的宋朝皇帝形成瞭鮮明的對照。

  在描寫楊傢將故事的地方戲曲作品中,《兩狼山》是有代表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它仍然流行於戲曲舞臺上。其中表現楊業殉國的一折在山東梆子、武安平調、常德漢劇等劇種的演出中仍名《兩狼山》,而在京劇等皮簧劇種中則名《李陵碑》。河北老調梆子根據後半部情節改編演出,易名《潘楊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