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戲曲作傢。字伯龍,號少白,又號仇池外史。昆山(今屬江蘇省)人。以例貢為太學生。據明末清初張大複《昆山人物傳》記載,終年73歲。創作活動主要在明嘉靖後期至萬曆初期。他的先世為昆山望族。曾祖紈,官漳州通判、泉州同知。父介,官平陽訓導。梁辰魚青年時就喜談兵習武,輕視文墨,不肯就諸生試,作《歸隱賦》以抒其志。後來在官府的迫令下,不得不勉強補太學生,但未入學。他常和一些有理想有抱負或有奇技異術之人交往,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後遨遊吳越,寫瞭很多歡呼剿倭勝利的詩篇,,抒發感慨平生之意。嘉靖四十一年(1562),他被在東南沿海一帶剿滅倭寇的浙江總督胡宗憲聘為書記。不到4個月,胡宗憲因攀附嚴嵩一黨而被捕下獄,梁辰魚也隻得離開浙江。梁辰魚曾和為魏良輔《南詞引正》作序的曹大章等江南名士有“蓮臺之會”,和莫士龍等人組成“鷲峰詩社”。寄居金陵時,又和金鑾、張鳳翼、潘之恒等人唱酬往來。喜音樂,精通音律,經常設宴度曲。

  嘉靖中葉,魏良輔等以昆山腔為基礎,創制瞭“水磨調”。梁辰魚得到魏良輔的傳授,又和當時的音樂傢鄭思笠、唐小虞、陳棋泉(梅泉)等人,繼續改革、推廣水磨調,擴大瞭水磨調的影響。他著有傳奇《浣紗記》、雜劇《紅線女》、《紅綃》(已佚),以及散曲集《江東白苧》、《二十一史彈詞》等。

  《浣紗記》原名《吳越春秋》,共45出。寫春秋時吳越互相攻伐,越國戰敗。越王勾踐被俘,與臣下忍辱負重,得赦返越。又用范蠡之計,向吳王夫差進獻浣紗女西施(施夷光)。西施入吳後,離間吳國君臣。後越國反攻,占領吳宮,夫差自殺。范蠡功成棄官,攜西施泛舟而去。這部作品歌頌瞭越國君臣團結一心、憤發圖強的精神,對夫差的驕傲自滿、沉湎酒色、剛愎自用、信任奸佞、不納忠諫等行為進行瞭批判。在這個歷史故事中,寄托著作者對明王朝的不滿、憂慮和自己的政治理想。《浣紗記》的結構雖較冗長,但對西施寫得感情飽滿,其他幾個人物性格都較鮮明,如夫差的志大才疏,伯嚭的貪佞險詐,伍子胥的倔強少變等。此劇語言在明代昆山腔傳奇中,屬於綺麗一類,但其中也有一些本色之處。《浣紗記》的影響比較深遠,它第一次成功地把“水磨調”用於舞臺,並且開拓瞭昆山腔傳奇借助生旦愛情抒發興亡之感的領域,對清代洪昇《長生殿》和孔尚任《桃花扇》都有一定的影響。《回營》、《轉馬》、《打圍》、《進施》、《寄子》、《采蓮》、《遊湖》等出,一直是昆曲舞臺的著名折子戲。後來流行在戲曲舞臺上的西施故事,多源於《浣紗記》。

  梁辰魚的雜劇《紅線女》,有《盛明雜劇》本。根據唐人傳奇小說《紅線傳》改編,寫唐時潞州節度使薛嵩的婢女紅線女能劍術,奉使夜入魏博節度使田承嗣臥室,盜取金盒以示警告。事後紅線女隱退。另一雜劇《紅綃》,據唐人傳奇小說《昆侖奴傳》改編,今佚。後人將《紅線女》與《紅綃》合稱為《雙紅記》。

明刻本《浣紗記》

  梁辰魚既是音律傢,又是劇作傢。因此,他的作品便於流傳,受到歡迎,“吳閶白面冶遊兒,爭唱梁郎雪艷詞”(《靜志居詩話》卷14“梁辰魚”)。據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說,《浣紗記》曾流傳海外。明代戲曲理論傢潘之恒稱贊梁辰魚“填詞贏得萬人傳”(《漁磯漫鈔》三,引潘之恒“白下逢梁伯龍感舊”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