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曲種。湖南各地的漁鼓,源於古代道情。清初,衡陽著名學者王夫之曾寫過《愚鼓詞》27首,以抒發對清朝政治的不滿。愚鼓即今之漁鼓,興起於清初,盛行於清末。主要是衡陽、常德、邵陽、湘西等支派,同源異流,曲詞、唱詞格式基本類似。20世紀50年代以來,衡陽漁鼓有較大的發展。衡陽漁鼓以唱為主,道白為輔。唱詞多分為引詩、正腔、鎖口3部分,唱詞有4句一節的七字句和上下句反復的十字句兩種格式。引詩多為4、6、8句,正詞是唱腔的主體,有平腔、悲腔兩個曲調。鎖口即結尾,多用44句唱詞結束全篇,也有穿插使用曲牌的。演唱形式有坐唱和站唱兩種。伴奏樂器除漁鼓、簡板外,有的還加用小鐃。傳統的曲調平板單調,演唱長篇唱詞顯得表現力不夠豐滿。60年代以來進行瞭音樂革新,吸取瞭民間小調和地方戲曲的音樂成分,增加瞭數板、散板、垛板等板式變化,增加瞭二胡、中胡、高胡、月琴、三弦等樂器,突破瞭一人獨唱的格式,成為以獨唱為主,也有對唱、領唱、齊唱、合唱等多人演唱的形式,運用瞭二部和聲,增強瞭藝術感染力。衡陽漁鼓傳統曲目極為豐富,以長篇、中篇為主,多為歷史題材、俠義故事和民間傳說。流行較廣泛的有《合同記》、《二度梅》、《三門街》、《七俠五義》、《天寶圖》、《碧玉簪》、《陶澍私訪江南》等十幾部。現代曲目以反映勞動模范事跡的《齊昌棟》影響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