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重要的財團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300多年以前江戶幕府時代的特權商人住友吉左衛門在大阪,從經營銅制樂器的商號開始,到取得別子銅山的經營權,逐步形成的由住友傢族統治的住友財閥。明治維新後,向採礦、冶金、重工、化工、電機、電力等行業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形成以住友銀行為核心的日本第三大壟斷財團。戰後,財團雖被迫解散,但所屬公司卻被保存下來。50年代中期,原財團系統各公司以住友銀行為中心,通過相互持股、、人事和金融關系,以企業集團的新形式重建瞭住友財團。

  住友集團的核心是住友銀行、住友金屬工業、住友化學三傢企業,並稱“住友三大傢”。其中,住友銀行的地位最高。住友銀行無論是在資金容量上,還是在收益上,都位居日本都市銀行的前列。同系統的金融機構,住友信托銀行、住友生命的資金能力也很強大。住友集團強大的金融能力,特別是住友銀行力量的強大,使以銀行為主導作用的團結強化的路線得以實現。2001年,住友銀行與三井集團旗下的櫻花銀行合並,成為日本第三大銀行。

  住友金屬工業是住友集團的另一核心。以前,住友金屬工業隻是單純地生產平爐的企業。在川崎制鐵企業迅猛發展的刺激下,與高爐生產廠傢小倉制鐵合並,成為鐵鋼流水作業生產廠。住友金屬工業的進一步改造提高瞭自身在住友集團中的地位,也相應地促使瞭住友集團力量的強化。

  住友化學是住友集團的第三大中心,在日本化學工業成長之前,住友化學隻是一個肥料公司。在通產省的“石油化學工業扶植計劃”下,引進外圍技術大力發展石油化學工業。

  住友集團在不斷加強內部凝聚力的同時,不斷地擴大外延膨脹作戰策略。住友水泥、明電舍、日特金屬、浦賀重工、河內銀行、松下電器三洋電機、武田藥品等企業相繼加入住友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