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德宗時叛將。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西南)人。初為幽州盧龍軍節度使李懷仙部將。朱希彩取代李懷仙後,朱泚又得朱希彩的信任。代宗大曆七年(772),為幽州盧龍節度使。九年,他入朝以示恭順。十一年,朱泚加同平章事,出屯奉天(今陝西乾縣)。十二年,代李抱玉為隴右(今青海樂都)節度使。德宗建中元年(780),涇州(今甘肅涇川北)將劉文喜叛,唐以朱泚兼四鎮北庭行營涇原節度使討平之,以功加太尉。

  建中三年,其弟朱滔謀反,朱泚被軟禁在京城。時淮西(今河南汝南)節度使李希烈叛,攻襄城(今屬河南)。四年十月,涇原軍奉命往救襄城,路經長安,因賞賜菲薄,軍士遂挾持節度使姚令言嘩變。德宗倉皇逃往奉天,叛軍迎朱泚為主,史稱“ 涇卒之變 ”。朱泚自稱大秦皇帝,改元應天。次年正月,又改國號為漢,改元天皇。朱泚親率軍隊圍攻奉天,未下,而唐將領李懷光李晟等救援朝廷的軍隊已逼長安,朱泚被迫解圍,退守長安。不久,李懷光亦叛,與朱泚聯兵,亂事擴大,德宗復奔梁州(今陜西漢中)。直至興元元年(784)五月,李晟等軍才攻克長安,朱泚逃往寧州彭原(今甘肅慶陽西南),六月,為部將梁廷芬等所殺。貞元元年(785)六月,朱滔病死;八月,李懷光亦兵敗自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