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央級民族專業圖書館。設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內。1959年9月建成開放。原名民族文化宮圖書館,1989年4月改為現名。重點收藏中國55個少數民族政治、經濟、文化、歷史沿革等諸多領域的文獻資料,為中央國傢機關及廣大民族工作者、民族文化與民族科研機構提供多層次、高品質的諮詢服務。並正向全國民族文獻資訊中心和民族文化宣傳、教育、交流、研究中心方向發展。

中國民族圖書館藏經書庫

  該館始終不懈地致力於民族典籍珍品的收藏,不僅收有珍本、善本、孤本、拓片等珍貴文獻,還藏有年代久遠的貝葉、菩提葉寫本等稀世珍品。截至2002年12月,共有24種民族文字藏書59萬餘冊,其中少數民族文字書籍20萬餘冊,漢文書籍中線裝書11萬餘冊,以地方志、史志、民族志、年譜、傳記為主。

  該館設有采訪編目部、閱覽典藏部、研究發展部和中國民族年鑒編輯部,附設北京民族書店。館舍面積2 700多平方米,有近百個閱覽座位。有漢、蒙古、回、藏、維吾爾、朝鮮、彝、達斡爾等多個民族的工作人員。除開展借閱服務外,還對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提供文獻傳遞服務,並利用館藏資源陸續整理、開發出版瞭《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工作大事記》《館藏藏文典籍目錄》(1~3)、袖珍《古蘭經》、《中國民族年鑒》(1994~2002卷)等書。

  中國圖書館學會民族圖書館委員會、少數民族圖書館學術委員會設在該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