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個薈萃各民族的民間藝術、民俗風情和民居建築於一園的大型文化遊覽區。位於廣東深圳灣畔,毗鄰“錦繡中華”微縮景區。占地18萬平方米。由香港中國旅行社與深圳華僑城經濟發展總公司投資建造,1991年10月1日對外開放。景區均按原景觀的1∶1比例建造。現有22個民族的25個村寨:佈依族石頭寨、苗族村寨、回族村寨、侗族村寨、瑤族村寨、納西族民居、摩梭人木楞房、高山族民居、哈尼族蘑菇房、佤族村寨、景頗族村寨、黎族村寨、白族民居、傣族竹樓、土傢族水上街市、哈薩克族族氈房、蒙古包、藏族民居、維吾爾族民居、朝鮮族民居、漢族的北京四合院、漢族的陜北窯洞、漢族的徽州街市、壯族村寨、彝族“土掌房”和“一顆印”。民俗文化村設計和建造有20多個民族地區的特有景觀。如成片的海南椰林、參天的版納古榕、巧奪天工的黔仙洞、可以亂真的雲南石林、侗族鼓樓和風雨橋、異域風情的穆斯林建築、別具一格的徽州牌坊、金碧輝煌的喇嘛寺等。此外,景區裡還設有民俗陳列館,可欣賞文化村少數民族員工的民族工藝品生產及民族風味食品制作的表演和歌舞表演。每月還舉辦一次大型民間節慶活動,如傣族的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傈僳族的刀桿節等。

中國民俗文化村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