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學術性群眾團體。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成員。前身是中國紡織學會,1930年4月20日創立於上海。從成立到1949年的19年期間,共舉行14屆年會,可分為三個時期:一是從成立到1936年抗日戰爭前,舉行6屆年會;二是抗日戰爭時期,8年中舉行過5屆年會;三是抗日戰爭結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4年中舉行過3屆年會。每屆年會的活動內容是:宣讀學術論文,討論會務,發行年刊,交流參觀等。《紡織年刊》載有學術論文、會務動態和會員名單。學會還出版《紡織周刊》,刊載紡織技術文章、學會活動消息、述評性短文和紡織工商動態等。中國紡織學會的會員,創立時有60餘人,到1949年發展到近2 000人。

  1949年改名為中國紡織染工作者協會,1950年恢復原名。1951年中國紡織學會合並中國原棉研究學會和中國染化工程學會,籌組中國紡織工程學會。1954年2月在北京召開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第一屆代表大會,宣告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正式成立。

  學會先後創辦《紡織通報》(1962年改名為《紡織技術》)、《染整通報》和《紡織科普》等學術期刊。1979年創辦《紡織學報》。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都已建立地方紡織工程學會。

  2005年舉行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23屆理事會。學會辦事機構設有秘書處、學術委員會、組織部、普及部、對外聯絡部、咨詢培訓部、《紡織學報》編委會、《紡織科普》編輯部、基金管理委員會、陳維稷優秀論文獎評審委員會、《中國科學技術專傢傳略·紡織卷》編委會。還設有棉紡織、毛紡織、麻紡織、針織、化纖、染整、絲綢、紡機器材、紡織設計、傢用紡織品、服裝服飾、標準與測試、空調除塵、產業用紡織品、技術經濟、信息、新型紡紗及環保共18個專業委員會,有會員5萬餘人。